清明节追忆侗寨健康守护神刘永煜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31 浏览次数:

刘永煜15岁时跟随他外公学医行医。在60年代就成为了天柱县社学乡林山村茶溪侗寨一个赤脚医生。

刘永煜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为百姓解除病痛‌,守护着茶溪和周边寨子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刘永煜医德高尚,为了不耽误医治病人,真正做到药到病除,救病人于旦夕,他极其注重实践,验证中药作用。刘永煜16岁学医那年,听说甘草能够解百毒。于是,他找了一只公鸡喂砒霜来做实验。公鸡吃了砒霜后,像人喝醉了酒,东倒西歪,走路踉踉跄跄,鸡冠颜色变为紫黑色,不一会儿很快倒地,奄奄一息。刘永煜早有准备,端来一碗甘草汤,给公鸡喂下。过了约莫半柱香时间,“喔!喔!喔!”公鸡又活蹦乱跳了起来。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亦是有一定水平的。刘永煜这方面的故事还有许多。为了检验中药冰糖草是否具有“消渴”的作用,他采来一根冰糖草随身携带,大热天站在太阳下暴晒,一边晒太阳一边咀嚼冰糖草,发现站了一个时辰口不干舌不燥,证实了冰糖草具有消渴作用。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茶油籽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头发,发现它有去除油腻的作用,由这类推证实茶油入肚可除油脂,清肠刮肚,增加食欲。

茶溪的一草一木,哪种药生长在哪个位置,能治什么病,刘永煜都了如指掌,治病救人,随手捻来。

40多年前,寨中一小孩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奄奄一息,已经一天一夜粒米未进。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生命做最后的抗争。父母守在床边,眼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孩子的小手,仿佛这样就能将生命力传递给孩子。

孩子母亲的眼眶红肿,泪水不停地滑落,她的声音哽咽,轻声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希望能唤醒孩子。孩子父亲则强忍着泪水,他的眼神坚定,但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不断地祈祷,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孩子的爷爷则到处找医师。正在地里挖土的刘永煜听了孩子爷爷火急火燎的描述,丢下锄头,跑到寨门口的瀑布旁,爬上悬崖,打了一蔸菜菜。又跑到溪边,扯了一株草草。跑回家,拿出擂钵,三下五除二把菜菜和草草捣烂,用漱口缸装好。拉起孩子爷爷的手朝孩子家里跑去。

到了孩子家,刘永煜给孩子把了把脉,安慰着孩子家人:“别急,别急。”挤出药汁,用调羹撬开孩子嘴巴,把药汁灌进孩子嘴里。又使劲挤了挤,挤出些药汁。把药敷在孩子额头,用清凉的药汁在孩子左手和右手手腕上左抹三圈,右抹三圈,然后用嘴猛吸一口药汁, “噗”的一下朝孩子脸上喷去。同时,使劲抬起右腿朝地上“砰”地一蹬,整个房间都抖动了起来。孩子“啊”地一声,醒了过来。孩子父母的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久违的笑容,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

孩子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发出微弱的声音:“妈妈,爸爸,我要吃饭……”这简单的呼唤,对于父母来说,却如同天籁之音,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激动。

30多年前,寨中一青年在山上看牛时,突然间昏倒。醒来时已躺在家中的床上,左手左脚不能动弹。青年的家人找到刘永煜医师,刘永煜给青年把脉,看舌苔。然后开了个方子,叮嘱家属按照方子去山上挖草药煎服,一天服三次。每天的药汁服完后,药渣用来泡脚。过了月余,青年能下地干活了,砍柴、割草、挑水、犁田样样活儿都能干,而且至今没有复发。

“那个时候人朴实,讲真感情。我老爸他们那年代看病都不收钱,患者家里好意就吃一顿饭。寨里其他中医给别人看病也一样,不收钱。”刘承银满怀敬意地说。

刘永煜医师,作为侗寨的健康守护神,行医足迹遍布侗乡四十八寨,治好的病人数以万计,他治病救人的故事在茶溪侗寨广为流传。2023年,84岁的刘永煜医师去世后,他使用的三本百年手抄医书作为医典留存在家。他的第二儿子刘承银继承着他的遗愿,视这三本医书为家传之宝,加以珍藏、研究发扬光大,开发出了石斛人参茶、石斛西洋参茶、桂圆百合茯苓茶等产品,守护侗寨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健康。

刘永煜医师的故事,是侗寨传统侗医文化和医学智慧的生动体现,他的医德和贡献将永远被侗寨人民铭记‌。

本报通讯员 陈光昌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