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重获行走自由!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书写高龄骨病治疗新篇章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

在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荣誉墙上,一面绣着“医德高尚,手到病除”的锦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背后,是90岁高龄的郭奶奶从“卧床哀叹”到“独立行走”的生命奇迹,更是中医药“筋骨并重、气血同调”理念在高龄骨病治疗中的生动实践。  

郭奶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折磨她五年之久。今年2月,病情急剧恶化:右下肢剧痛让她无法翻身,神经压迫导致整夜失眠。“跑遍多家医院,都说手术风险太高,吃药又伤肝肾。”女儿李女士哽咽道。在近乎绝望时,她们慕名来到白云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面对90岁高龄、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的高危患者,科室启动“四诊合参+影像导航”评估体系:  

- 触诊定位:运用手法触诊L4-5椎体旋转错位;  

- 肌骨超声:实时显示神经根水肿程度,规避传统正骨风险;  

- 舌脉辨证:通过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判断肝郁脾虚体质,定制个体化方案。  

“高龄不是放弃治疗的理由!”接诊医生刘美露说,“我们要用中医的‘温柔之力’破解西医的‘年龄禁区’。”  

针对急性期,医生为郭奶奶采用五行妙针精准“灭火” ,以腰阳关、环跳穴疏通膀胱经气,委中穴“刺血拔罐”引邪外出,辅以足三里培补元气;配合经颅磁疗仪加速神经修复,治疗30分钟即缓解下肢放射痛。 

缓解期,则采用火龙罐,沿腰部膀胱经走罐,艾灸热能直达L4-5椎间盘,松解粘连神经根;护士根据红外热成像动态调节罐温,避免高龄患者皮肤灼伤。“就像给骨头做了场‘桑拿’!”郭奶奶形容治疗时的温热感。  

针对郭奶奶的久病焦虑,科室特有的五音疗法调心神,播放宫调乐曲《梅花三弄》,通过声波共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听着曲子,痛都轻了一半!”郭奶奶笑着说。    

治疗28天后,郭奶奶的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从40分跃升至85分,直腿抬高角度从20°恢复至60°。“近三年我们收治70岁以上腰椎患者超300例,80%治疗后可独立行走。”科室医生刘美露展示数据时充满自豪。  

在赠送锦旗时,郭奶奶紧握医护双手:“你们让我还能逛菜场,牵着孙子走走,这才是真正的晚年幸福!”在中医科荣誉墙上,“面瘫斗士”“减肥逆袭”等锦旗记录着更多温暖故事,这里的故事印证着,传承千年的银针与火罐,在现代医学中仍在书写着的,“老有所医”的温暖答卷。


本报通讯员 钟蓉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