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攀高峰!印江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心脏起搏+3D腹腔镜结肠癌联合手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

近日,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心脏起搏+3D腹腔镜结肠癌根治"联合手术,开创了县域内复杂肿瘤手术新纪录。


54岁的患者田女士同时面临结肠癌与心动过缓的双重威胁。医院立即启动MDT多学科诊疗机制,由普外科牵头,联合心内科、麻醉科等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心内科先行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保障术中循环稳定;普外科团队运用3D腹腔镜系统实施精准肿瘤切除;麻醉科全程动态监测生命体征;重症医学科团队助力患者度过术后危险期……

然而,手术之前,患者家属曾一度主张到外地治疗。

“得知爱人患了这个病,两个孩子强烈要求转到外地医治,担心在县医院做不好这个手术。”患者家属陆安河坦言。

面对癌症诊断,医生用3D模型直观展示肿瘤位置与手术路径,还让其观看同类患者的康复视频。这种透明化沟通让患者家属吃下了定心丸。

“如果转去外地,辗转各地路途遥远,加上各项检查,需花费大量时间,但她的病耽搁不得。”经过多次与孩子沟通,陆安河决定让妻子在该院进行手术。“结果很好,很欣慰,很感谢。”看着渐渐康复的妻子,陆安河说道。

术前,患者主动配合营养支持与心肺功能训练,参与MDT多学科会诊,为手术做好准备。

3D腹腔镜尾外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涉及结肠肿瘤的切除,为了彻底切除肿瘤,需要切除与病变结肠相邻的部分肠道和淋巴结的清扫,操作步骤复杂,术中稍有不慎即可引发严重后果。

面对患者肿瘤有7公分之大,横结肠与回盲部广泛粘连致密成团,且患有心跳过缓的情况,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立即启动MDT团队应急预案,定制医疗方案。  

“由于患者心跳过缓,手术过程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下降,无法满足手术中机能的代谢需求,增加了手术风险,需要在术前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脏节律,保障手术安全。”主刀医生王建江提出治疗方案。

依托该院普外科省级重点建设专科的技术优势,首次采用3D腹腔镜系统,在高清立体视野下精准游离结肠肝区、回盲部,完整切除肿瘤及20枚区域淋巴结,并避开十二指肠、胰腺等重要器官完成横结肠-回肠吻合。4个“钥匙孔”切口(0.5-1厘米)印证了团队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中的精湛医术。

两种手术相结合,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历经3小时奋战,最终完整切除肿瘤,完成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显示肿瘤R0切除,无需二次治疗

“四级手术能力是衡量县域医疗水平的金标准。”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建江表示。此次田女士的快速康复,正是“强医工程”实施后县人民医院诊疗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生动实践。

作为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微创技术覆盖率超90%,年服务县域患者超2200人次。通过“医患共决策”模式,科室推行术前患教会、手术模拟演示、术后康复日记、肿瘤规范MDT、快速康复等创新举措,将患者参与度纳入治疗质量评估体系。

结肠癌可防可治,专家呼吁: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肠镜筛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本报通讯员 蔡茜、裴雪、田海浪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