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肿瘤规范化治疗院际交流会成功举办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
3月28日,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肿瘤规范化治疗院际交流会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黔南州人民医院的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妇瘤领域肿瘤规范化治疗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区域医疗协作,提升贵州省妇科肿瘤诊疗水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妇瘤外科主任杨英捷带领妇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柏家英、妇科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杰慧、妇瘤外科主治医师王楠、黄雪婷等专家前往黔南州人民医院参加此次会议。黔南州人民医院院长韦国祥、医务科科长何玲、肿瘤科主任医师赖寒等出席会议。
开篇点题,奠定合作基础
杨英捷副院长和黔南州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陈华先后致辞。强调了院际交流对于肿瘤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加强合作、共同提高的愿景,为会议营造了开放包容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随后,双方共同见证并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院际交流。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妇瘤外科主任 杨英捷
黔南州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陈华
专题分享,传递前沿知识
专题分享环节,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柏家英副主任医师带来《宫颈癌指南更新解读》讲座,她详细阐述了宫颈癌诊疗的最新进展与变化,并结合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指南的应用要点,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宫颈癌规范化治疗的最新理论支撑,帮助临床医生紧跟学科前沿,优化治疗策略。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副主任 柏家英
随着宫颈癌治疗指南的不断更新,免疫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25年NCCN指南更新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顺铂或卡铂的方案被正式纳入局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首选方案。同时,卡度尼利作为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其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并且自2025年1月1日起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随着这些免疫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成为了临床医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杰慧副主任医师以《免疫检查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为题,聚焦免疫治疗这一热门领域全面分析了免疫检查抑制剂可能引发的各类不良反应及其机制,并分享了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这一专题分享不仅填补了部分医生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处理方面的知识空白,更为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了专业指导。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李杰慧
临床实践与大咖论道,深入探讨治疗策略
临床实践环节,黔南州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袁永梅和主治医师王丁玉分别分享了两个妇瘤病例。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及遇到的难点,真实呈现了临床工作中的挑战与思考,并就免疫治疗在Ⅳ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进行充分讨论。
黔南州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袁永梅
大咖论道环节,两院专家们根据医院实际,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对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预后管理等方面提出宝贵想法。其中提到,免疫治疗在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上已取得显著进展,联合治疗策略成为标准治疗模式,对不良反应的管理需个体化,及时评估和干预是关键。随着对双抗药物和新型联合治疗方案的不断探索,免疫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最后,杨英捷副院长在病例书写、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规范等方面提出的严格要求,不仅为医疗团队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指导,也为医生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这种规范化管理不仅对医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
讨论过程充分展现了院际间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不同观点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临床思路,也为类似病例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范例,进一步推动了临床实践的精准化与规范化。
会议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杨英捷副院长和黔南州人民医院陈华副主任医师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了本次院际交流会的成果,认为会议通过专题分享与病例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有效促进了两家医院在妇瘤肿瘤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不断拓展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共同攻克妇瘤肿瘤治疗中的难题,为贵州省妇科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推动贵州省妇科肿瘤治疗事业迈向新台阶。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杨英捷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 柏家英)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