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深化医养结合 居民健康养老有保障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5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仅事关亿万百姓的小家幸福,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社会和谐稳定,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推进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抓手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促进医养结合。

近年来,黔西南州不断加快构建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家庭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

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章爷爷,您今天锻炼结束啦!”

“是的,正好到午餐时间,我先来食堂吃完饭再休息。”

77岁的章爷爷家住兴义市,入住兴义阳光颐智医养中心已有两年多时间。“这里环境好,饭菜也合口,有个头痛脑热,中心的医生就能开药,方便得很。”章爷爷说,由于子女平常都在上班,年纪大了需要有人照护,又不想给家人增加负担,他便主动来了医养中心。“现在这里简直成了我的另外一个家,在这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相互陪伴,一起下棋、运动锻炼,过得很充实!”

守护最美夕阳红,如何帮助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探索,不断优化健康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全州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发展,积极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县和示范机构创建,开启医养融合新路径,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章爷爷所住兴义阳光颐智医养中心便是黔西南州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示范机构之一。

“我们中心由专业的医护团队、药师、心理咨询师、护理员等专业人员组成服务团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康复和心理支持服务。”兴义阳光颐智医养中心总经理郭婷婷介绍道,医养中心目前有12名常住老人,主要以失能半失能、康复期病人、慢性病患者、高龄老人为主。

在医养中心,除了为住养老年人服务外,同时还对外向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及生活助老服务,让老人白天在医养中心得到悉心照料,晚上又能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目前医养中心日间照料老人达40余人。

聚焦医养结合发展,黔西南州致力从顶层设计破局医养融合难题,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逐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融合发展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落到实处。

目前,黔西南州正常运营医养结合机构6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4个,省级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24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10个,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致力满足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愿望。

健康养老有“医”靠

“父母年纪大了生病了,我们都要上班,谁来照顾?”医养结合作为化解养老和医疗两难的好办法,近年来在养老服务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

为此,黔西南州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参与养老事业发展,整合养老机构生活护理功能和医疗机构医疗保健功能,探索“养设医”模式,实现养老、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支持医疗机构创办养老机构,扩增老年医疗服务供给,探索“医办养”模式,无缝对接医养需求。

兴义阳光颐智医养中心作为兴义市第一所“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医养中心,由兴义灵素医院运营管理,“可医可养”的服务模式不仅有效满足了老人的实际健康养老需求,也为许多家庭解决了“护老”难题。

“刘奶奶,您先吃药,一会儿我再给您按摩放松肌肉。”午饭后,兴义阳光颐智医养中心的护理员给长期住在中心的刘佐花送来药品,并帮助她服药。82岁的刘佐花做完骨折手术后回到家养护,家人发现康复效果并不好,商量后便把老人送来医养中心照护,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刚来时,刘佐花的双下肢肌肉萎缩,尤其是健侧比患侧还差,翻身和活动都比较困难。深入了解刘奶奶的病情后,医养中心康复治疗师为她“量身制定”了康复计划,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治疗,刘奶奶便能自己翻身,从坐到站立、从床到轮椅之间移动,渐渐地能够自己如厕,借助辅助器独立行走。

“我能站起来走路,都是因为有他们的悉心照顾,简直比自己的孩子还细心。”对于医养中心的服务,刘佐花很是满意。

此外,黔西南州还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与周边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探索“医养签约”模式,建立医养协作机制,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进一步深化融合,有效解决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实现老年人在家门口健康养老的愿景。

如今,黔西南州在养老院设立医疗机构5家,医院创办养老机构1家,全州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就近的养老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

满足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对于每个老年人而言,安心养老离不开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驾护航,除了“养设医”“医办养”等模式,黔西南州对医、养、护服务有效衔接还另有探索。

为全面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黔西南州充分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建设全州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其中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构建以二级及以上医院为重点,乡镇卫生院为支撑,家庭医生签约为补充的多层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让专业医疗资源融入老年人养老各环节,有效提升医养结合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州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15家,其中14家设立老年病科,设立比例93%;全州公立医疗机构均设立老年人挂号、就诊绿色通道,创建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41家,创建比例到达96%。

同时,积极创新发展医养结合多模式,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以“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方式,为出院患者、居家高龄、重病或失能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实现护理服务从医院到基层、社区、家庭的延伸,打通了医养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有所医在家门口落地。

2023年,为全州9071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

2024年,为全州862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失能评估,免费提供上门健康服务;

全州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05个,按约定内容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个性化医养结合健康服务;

…………

全面深化医养结合,除了有医疗资源一路护航,黔西南州还以国家第二批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围绕长期失能人员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需求,构建了多元筹资、评估规范、保障适度、方式灵活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向养老、健康产业投入,带动一批护理机构快速发展,满足失能人员的健康养老需求。目前,全州重度失能人员2904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享受待遇4164.18万元,有效提升失能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医养结合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结合全州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我们将持续推进医养结合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全州老年人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推动‘养老’变‘享老’。”黔西南州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赵明艳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