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 “医”路有你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09-10 浏览次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本是中秋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病毒打乱了多少人日常的生活,阻断了多少归家团聚的脚步。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毕节市卫生健康局闻令而行,科学调度、精准施策,吹响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奏响疫情防控“主旋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及医疗救治。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坚守在战“疫”第一线。

 “妈妈,我想你了!”

“我想你了,妈妈!”

“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我喜欢和你睡。”

“我不知道,我要完成任务了才回来。”

“你吃月饼了吗?”

“吃了呀,有志愿者给我们买了月饼。”

“你们那边还有这么好的人呀。”

“对呀,因为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你有没有听说过呀?”

“有的,听说过。祝你早日平安归来。”

“好的,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好,我等你回来。”

这是9月9日中秋节前夜,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援织医疗队员覃佩与儿子通话时的内容。

当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援织医疗队接到指令,前往织金县猫场乡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统一乘座大巴到达目的地后,医疗队队员分成四组,分别进驻猫场乡红星村、国江村、云峰村和凤坪村四个村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在等待物资、还没开始工作的休息间隙,覃佩突然接到儿子打来的视频电话。

当晚10时许,防疫物资送达后,医疗队所在的各个点位立即开展工作。覃佩所在的点是织金县猫场乡云峰村,在离村委会较远的地方临时搭建的简易大棚,村委会连夜组织村民有秩序排队作核酸检测。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较大,半夜还下起了小雨,医疗队员克服连日来工作的疲惫和困顿,为前来排队的村民做完核酸采样工作后,因村民居住分散,在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医疗队员们又步行山路,为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和较偏远的村民上门做核酸采样。其中,仅红星村的医疗队员就上门为125户村民做了核酸采样。

因国江村村民人数较多,在该村采样的医疗队员们一直“战斗”到9月10日早上9:30分才完成采样工作。褪下被汗水打湿后已经冰冷的防护服,医疗队员的脸上、手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这一晚,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援织医疗队共完成了织金县猫场乡红星村427人、国江村812人、凤坪村460余人、云峰村450余人的核酸采样任务。

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队员与广大一线工作者却舍小家、顾大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放弃与家人欢聚、共享亲情的时光,默默坚守在抗疫一线。

致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疗队员!

·刘家琨 周文波/文·


中秋月圆,“医”路前行

中秋月圆之时,本是举家团圆之日,但有一群人,他们逆行而上,为了守护大家平安健康,放弃与爱人、与孩子在一起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光,奔赴在抗疫一线。这群人,就是毕节市中医医院援织医疗队的“大白”们。

毕节市中医医院第二批援织医疗队从9月7日晚七点半从毕节市出发,到达织金已深夜,他们没有休息片刻,直接奔赴织金自强乡开展核酸采集,连续作战60多个小时。

他们完全可以不用冒雨前行,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他们主动请战,义无反顾进村入户进行核酸采集。

“小静,兰兰,你们慢点慢点,这路黑黢黢的又滑,你们都是城里来的姑娘,走不惯啊,一会儿摔倒了回不去啦!”带队的村支书急切嘱咐抗疫人员。”“我们没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毕节市中医医院第一批援织医疗队从今天凌晨两点依然还在一条条伸手不见五指的乡村路上前行,又一头扎进风险未知的地方。

猫场镇沙坝社区第一书记谈及对毕节市中医医院援织医疗队时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他们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以满腔的热情呵护这片土地的健康,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他们真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好同志!”

“在如此短暂时间内,第一批援织医疗队完成了猫场镇龙场村,沙坝村,二甲村第二轮核酸采集工作;第二批援织医疗队完成了自强乡第二轮核酸检测,全面实现了应检尽检,这样的成绩,在恶劣的环境里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一个非凡的壮举。”猫场镇一位领队人员说。

他们虽然不能真实看见一张完整的脸,但他们却紧密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斗,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他们灵魂深处抹不掉的记忆。

医疗队伍在入户核酸采集时,遇有儿童闹肚子、皮肤痒等问题时,主动教村民们如何推拿按摩、如何用家里现存的药物来对症治疗,正是有这种“厚德修业,仁术为民”的中医精神,得到了村民们一致好评。

“感谢你们,感谢中医人,在疫情如此严峻时刻,你们不仅冲锋陷阵在一线为我们保平安,还教会我们如何推拿自救,除了说谢谢我们无以为报,谨祝各位,一生平安!”自强乡一位老大爷激动地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毕节市中医医院把做好疫情控制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在接到上级安排后,在全面做好本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援织、援筑和市方舱医院,据统计,多次派出医护人员及抽调业务骨干近100人次到市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每一个人,舍小家、顾大家,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和各种专班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医报国为民”的宗旨。

“中秋佳节,让我不禁想起了家中的妻子儿女,但为了共同打赢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争,再苦再累也值得!”毕节市中医医院共产党员、援织抗疫人员龙声志如是说。

·周莉/文·

和祖国团圆,也很好

    9月2日,接到毕节市卫生健康局抽派力量支援贵阳市白云区战“疫”指令后,纳雍县按要求抽派48名核酸采样人员和2名检测人员,于9月3日凌晨星夜出征,纳雍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林欣是此批医疗队队长。

今年4月26日,林欣作为“贵州省援沪医疗队”成员之一,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参与战“疫”一个多月,每天要护理患者40余人,凭娴熟的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好评。

“我有抗疫一线的工作经验,贵阳‘生病’了,我申请再次出征!”林欣义无反顾。

在贵阳市云岩区,林欣既是勤务员,又是指导员,当勤务员保障队员的食宿,为居民采集核酸;当指导员指导个人穿脱防护服,提醒队员严格标准和流程。为提升服务能力,晚上还要抽时间组织队员线上学习。9月3日至9月10日16时,林欣带队为居民采集核酸56000多份。

据林欣介绍,她们身着‘战衣’,上门服务,有时候超负荷战‘疫’,累了随便找个地方靠靠,但没有一个队员有怨言,也没有一个队员退缩。

中秋佳节之际,阖家团圆之时。

“我最放心不下的是70多岁的父母,他们身体都不好,还有4岁半的女儿,我在贵阳抗疫,丈夫在西藏日喀则抗疫,平时我们团聚时间少,都是靠工作之余在微信上见面。今天是中秋节,打算晚上忙完工作后再和他们视频通话,女儿很想我,每次在视频中她都会哭着要妈妈!”每每此时,心里总觉得有一种愧疚感。

“先有大家,才有小家。虽然中秋节我没有与一家人团聚,但能和祖国团圆,也很好。”林欣说。

(稿件来源:毕节市卫生健康局 张会  李德勇 )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杜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