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中医医院:持续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

“我这个病除了头发不疼,其它地方都疼。”

3月12日一早,71岁的刘阿姨来到黔西南州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州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复诊。据刘阿姨介绍,她被类风湿性血管炎困扰三十余年,2016年时病情加重无法下地行走,手指脚趾都出现严重变形,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痛苦不堪。2017年3月6日,刘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中医二附院”)就诊,经专家会诊治疗,3天后,刘阿姨就可以独立下地行走。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刘阿姨都要从兴义驱车到贵阳复诊。

2023年8月,黔西南州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填补了黔西南在中西医结合诊治平台的空白。“刘阿姨这个病不仅是关节上的疾病,更是全身性的疾病。我们现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帮助阿姨控制病情,让她能够正常生活。”贵中医二附院驻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定点指导专家、风湿免疫科执行主任安阳告诉记者,在他们来州中医医院后,患者再也不用两地奔波,避免了跨区域就诊。

“二附院的专家来我们州中医医院之后,我的病复诊方便多了!”刘阿姨激动地说。

2023年5月19日,黔西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式签约启动。黔西南州中医医院作为依托医院,借助贵中医二附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和管理经验,针对常见疾病和薄弱环节,用心策划、精准发力,让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更近,看病就医更方便。

优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

“我们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平移等一系列举措,帮助黔西南州中医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时要将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带到这边。”黔西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贵中医二附院派驻专家张礼宪说,除了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入驻科室担任执行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学科建设。贵中医二附院还有专家直接参与到州中医医院的运营管理工作中。

在医院管理方面,州中医医院与贵中医二附院深入协作,按照“一院一策”的要求,明确医院发展路径,形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模式。按照“425+N”工作计划,围绕“四个重点专科建设、两个专科合作平台搭建、五个方面联动帮扶,以及N个专项活动”的目标,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医疗服务各环节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职责分工,减少冗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速信息化建设,上线HIS系统和集成平台,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实时共享和高效流转,不仅提升了医院内部管理的精准度,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在建设过程中,开设了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特色门诊,设立国医大师专属号源、国家级和省级名中医远程门诊,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

一年来,州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中医类综合性医院的复审,还圆满完成了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估工作,区域辐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学科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专家们以患者病例为切入点,将诊疗思路具体化,诊疗过程变得更加简易清晰,还带来了很多特色中医诊疗方法。”黔西南州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科室负责人张曼玲说,“就像二附院带来的中药硬膏疗法,减少了病人的吃药负担,病人接受度很高,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根据本地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2023年9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首批专家正式入驻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在医院开展门诊的同时,将先进的学科理论以及治疗方法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为医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

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副院长刘继生介绍,自2023年黔西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以来,黔西南州中医医院作为依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截止至今年2月,同建设前的主要业务指标相比较,医院门急诊量由23.55万人次,提升至28.10万人次,增幅为19.32%;出院患者由2.26万人次,提升至2.59万人次,增幅为14.60%;三、四级手术例数由4139例,提升至4766例,增幅达到15.15%,2024年三、四级手术台次在全省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均排名第3。

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基础

“这一段刮透以后,我们再往下接着刮,刮痧的顺序和方位它也是有要求的,强调的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先左后右。”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驻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定点指导专家、护理部执行主任李治兰一边为患者刮痧,一边给当地护理人员讲解道。

州中医医院与贵中医二附院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选派医院骨干医护人员到贵中医二附院进修学习,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临床实践锻炼,显著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贵中医二附院派驻专家在州中医医院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活动,为医院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州中医医院在人才、技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40余人,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这些人才的加入,为医院的学科发展和技术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引进并开展了39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多项州内中西医结合诊疗平台的空白。通过与贵中医二附院的合作,州中医医院在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特别是在疑难病症的综合治疗方面,展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同时,医院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项,科研成果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多个层面。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水平,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整合多部门力量,给予政策和资金的保障。一年多来,通过引入专家力量、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服务流程等举措,让优质医疗资源在黔西南落地生根,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黔西南州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张杰表示,未来将紧紧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的城市定位,努力推动黔西南州中医医院与省内外实力强劲的中医院合作,将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引入黔西南州,努力提升群众的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全州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谢雨晨)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