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的长椅上,小明问:“爷爷,我听别人说起‘小肠气’,那是什么病啊?”爷爷微笑着回答:“这是一种叫做疝气的疾病,就像我们的口袋破了个洞,里面的东西会掉出来。”小明想了想,又问:“那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治疗呢?”爷爷拍了拍小明的头,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肚子上有个包,时不时会出现疼痛,那可能就是疝气。”那么疝气到底是什么病呢?我们又该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治疗呢?
什么是疝气
疝气,又称为“小肠气”,是一种常见的腹壁疾病,主要表现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导致内脏器官通过这个"洞"进入腹壁外,形成包块。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成年人中很常见。这通常是因为腹壁的弱点在身体承受压力或者劳动时逐渐扩大而形成的。例如,举重运动员或者频繁提重物的人,由于腹压增加,容易出现腹股沟疝气。此外,肥胖、咳嗽厉害、频繁便秘,以及妊娠等因素也会增加发生疝气的风险。疝气主要分为两大类:先天性疝和后天性疝。
先天性疝气
先天性疝气是由于腹壁发育不完全所引起的,其中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这些疾病通常在婴儿或儿童时期就会显示出来。
腹股沟疝:这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位于腹股沟区。它通常是由于腹壁肌肉的薄弱或者缺损,导致肠管或其他腹腔内容物通过这个区域突出。
脐疝:这种疝气发生在脐部,也是由于腹壁肌肉的薄弱或缺损,导致肠管等腹腔内容物通过这个区域突出。
后天性疝气
后天性疝气则是由外伤、疾病或手术等因素引起的。这包括股疝、切口疝和食管裂孔疝等类型。
股疝:发生在腹股沟区的另一种疝气,通常是由于股环的薄弱或缺损,导致肠管等腹腔内容物通过这个区域突出。
切口疝:这是由于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导致的,通常在手术后一年内发生。
食管裂孔疝:这是由于食管裂孔的扩大,使得胃或其他腹腔内容物通过这个区域进入胸腔。
请注意,无论是哪种疝气,如果出现症状,例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都应尽快就医。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防止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疝气的危害
疝气通常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体造成大的危害,但如果不进行治疗,疝气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1)一般并发症
疝气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疝气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与疝气本身无关,而是由于疝气引起的腹部压力增加,对肠道造成刺激,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长期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
(2)严重并发症
疝气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疝嵌顿、肠梗阻、肠破裂等。疝嵌顿是指疝气内容物卡在疝囊中,无法返回腹腔。疝嵌顿可能导致剧烈的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梗阻、肠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缺血、水肿、感染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肠破裂可能导致腹腔内感染,严重时同样可能危及生命。
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疝气的治疗时机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疝气的类型、大小、症状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儿童腹股沟疝:如为出生时就有,1岁前可观察,但在日常生活中,您要注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举重等可能增加腹压的活动。1岁后如果仍未愈,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成人疝,如无手术禁忌,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嵌顿疝气:如果出现疝气不能还纳,出现疼痛及腹痛,应尽快就医,可在专业医务人员先试行手法复位,如同不能复位,则需急诊手术,以避免出现肠坏死。
老年患者的疝:老年患者疝气的发生率较高,且可能伴有慢性疾病。对于老年疝气患者,除了考虑疝气本身的症状外,还需要评估其他慢性疾病对手术的影响。
总之,疝气对身体的危害不可忽视。要处理疝气,关键是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除1岁儿童前疝气,可以先进行观察,使用疝带保守治疗。其他疝气,应就医及早手术。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避免腹压增加的活动对于防止疝气复发非常重要。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康复也非常重要,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