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孩子又拉肚子了?小儿内科医生给你饮食建议 - 数字报刊系统 3~6岁是治弱视的最佳年龄 如何判断小孩有没有性早熟? 孩子又拉肚子了?小儿内科医生给你饮食建议 关于痔疮那些事儿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又拉肚子了?小儿内科医生给你饮食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拉肚子是常见的一种。小儿内科医生提醒家长,孩子拉肚子时,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关于孩子拉肚子时的饮食建议。

孩子拉肚子的常见原因

孩子拉肚子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过敏体质,如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以及消化不良,如饮食不当或胃部受凉。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存在其他罕见原因,如肠道炎症、肠易激综合征等。

孩子拉肚子时的饮食建议

当孩子拉肚子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采取合理的调整,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以下是小儿内科医生给出的饮食建议:

1. 维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孩子们在拉肚子期间,消化系统相对脆弱,需要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选择白粥、面汤等食物,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增加肠道负担。同时,应避免高脂、高纤维、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不适。

2.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拉肚子会导致孩子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因此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稀粥、果汁等流质食物为孩子补充水分。同时,让孩子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增加益生菌的摄入

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在孩子拉肚子期间,可以让孩子食用酸奶、泡菜等含有益生菌的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期时不宜食用过多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4. 注意锌的补充

锌在腹泻恢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缩短腹泻病程并减轻症状。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拉肚子期间适当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黄等。

5. 避免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因此在孩子拉肚子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饮料、甜点等高糖食物。

孩子拉肚子时的饮食误区

在孩子拉肚子时,家长需要注意一些饮食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

1. 腹泻时必须禁食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腹泻时应该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但实际上,禁食不仅不利于孩子获取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可能加重脱水症状。在腹泻期间,应鼓励孩子继续进食,但需注意选择适当的食物。

2. 腹泻时吃抗生素有帮助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然而,对于非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抗生素并没有治疗效果。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菌群失调等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家长应先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3. 腹泻时应该大量进食以弥补损失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腹泻时会失去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在腹泻恢复期应该大量进食以弥补损失。然而,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在腹泻期间,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大量进食反而会增加肠道负担。因此,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4. 吃止泻药可以治愈腹泻

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市面上销售的一些止泻药并不能治愈腹泻,甚至可能掩盖病情或导致不良反应。

如何预防孩子拉肚子

预防孩子拉肚子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1. 保持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孩子拉肚子的关键。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不洁食物或水源。

2. 规律作息,避免肠道紊乱

孩子的生活作息应该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护肠道功能和预防拉肚子。

3. 避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避免孩子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高纤维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4. 定期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力

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孩子预防多种常见传染病,包括腹泻相关的病毒和细菌感染。家长应该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及时带孩子接种相关疫苗,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5.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当孩子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医生的检查和诊断,可以明确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孩子拉肚子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和预防措施。在孩子拉肚子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疾病的发作,让孩子健康成长。

河池市东兰县中医医院马剑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