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孕期的推进,大约孕8周时,宝宝就已经初具人形,TA会在腹中轻轻蠕动,这就是最初的胎动,但非常微弱,所以孕妈妈可能还感觉不到,只有在B超上才能见到。此时,TA的心脏已经形成,B超能探测到胎儿心脏的搏动。到妊娠16周末,用胎心多普勒可以清晰地听到胎心音,并判断胎心的频率与强弱,从而了解胎宝宝在子宫中的生长发育状况。
在孕18-20周,胎动逐渐明显,此时医生就会交代孕妈妈平时在家养成数胎动的习惯,这样更能随时掌握胎宝的健康动态。但是,很多孕妈妈表示自己不会数胎动,认为还是仪器检测靠谱,觉得自己买个胎心仪在家听胎心就能把宝宝的健康监测的明明白白,自己不用那么费劲了。其实不然。
什么是胎动?
胎动是胎儿躯体或四肢的活动,胎儿早在妊娠12周就可以有四肢的活动。初产妇一般在18-20周可以感觉到胎动,经产妇在16周就可以感觉胎动。
由于一部分孕妇的腹部脂肪较厚、胎盘位于前壁等局部因素,感知胎动的时间可能比较晚,也是正常的。
1、不同孕期的胎动
妊娠早期的胎动:超声所见到的妊娠早期胎动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妊娠7~8周时,可见胚芽有轻微的波纹状运动;9周左右出现小的抽动;9周后更明显;9~10周之间可见较强的抽动;10周以后则出现飘动、浮动及跳动等较强的运动。
妊娠中期以后的胎动:妊娠中期以后的胎动类型更多,如惊跳、全身运动、孤立的上肢或下肢运动、屈伸头部、转头、转身、伸展、张口、手触脸部及打呃、打哈欠、吸吮、吞咽等。
足月后的胎动:由于接近足月后,胎儿发育较大,宫内空间变小,38周以后,较大幅度的全身运动会减少。
2、为什么要数胎动
胎动能反映胎儿在子宫内的健康状况。因此,如果胎动明显减少,或者胎动过于频繁,都是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的问题。若孕妈妈每天在家监测胎动,能够第一时间意识到胎动的变化,可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因延误就医而导致不良后果。
所以孕28周以后,就建议大家要认真地数胎动。如果有孕期并发症等异常情况,就属于高危人群,更应该引起重视。
3、数胎动的方法
每日3次计数法:每天早、中、晚固定的3个时间,各数1次胎动,每次进行1个小时,然后把3次数到的数字相加并乘以4,这就是宝宝12小时的胎动数。
需要注意的是,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什么是听胎心?
胎心就是胎宝宝的心跳,医院普遍用的是多普勒高灵敏度胎心仪,可以在胎儿第10周到12周的时候听到胎心。正常胎心规律而有力,一般为每分钟110-160次。
听胎心不能取代胎动计数。因为胎心的存在只能作为宝宝瞬时状态的信号,而不能提示胎儿在宫内的储备能力,不能知道它是否宫内缺氧。
家用胎心仪常被准父母用来感知胎儿存在信号的法宝。但是,准妈妈们并不一定能掌握好胎心仪的使用要领,可能听到的是自己的动脉搏动,不是胎宝宝的胎心,也有可能会错把脐带搏动的声音当做胎心音。
因此,自己在家操作监听难定位,易听不到。如果坚持在家监听,一定不要只听胎心,还是要结合数胎动一起进行,以胎动数为主要的监测方法。
什么是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进行监测,对胎儿无影响。
胎心监护的时间通常需要持续20分钟左右,所以准妈妈在进行胎心监护前应该避免饥饿状态,排空膀胱;并且选择最舒服的姿势,比如半卧位或是坐位。
什么时候开始胎心监测?一般在孕32周开始胎心监测,高危孕产妇视情况可提前至28-30周。
胎心监护主要看什么?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胎动、宫缩、胎心基线、基线变异、胎心加速、胎心减速及正弦曲线等。医生会通过这些数值,以及其他临床情况,综合评估、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情况。
听胎心不等于做胎心监护。胎心监护是一个很复杂的监测,不是“听到有胎心”就可以了。
因为一般在胎动减少或消失24-48小时后,胎心才会消失,所以胎动减少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抢救胎儿的时机。
综合以上,数胎动、听胎心和胎心监护都很重要,三者不可相互替代,皆对监测胎儿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徐海容 玉林市容县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