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 - 数字报刊系统 数胎动听胎心和胎心监测有啥区别?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合理饮食 远离内分泌和慢性疾病 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对于很多人来说,乙肝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对肝癌产生了强烈的恐惧,认为乙肝和肝癌密切相关。那么,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面对乙肝,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有效预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乙肝的那些事吧!

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

有关临床数据表明,乙肝病毒感染可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乙肝流行地区往往也是肝癌高发地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10%所以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从临床实践中可以观察到,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曾患有乙肝,患肝癌的风险增加了30倍。因此,建议肝炎患者要格外关注肝脏健康,定期就医进行检查。然而,肝炎病毒只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并不意味着患者就一定会患上肝癌。一般情况下,从乙肝到肝癌需要经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这三个阶段,并非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会进展为肝硬化,同时,肝硬化也未必会发展为肝癌在检查出乙肝后,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以及良好的病情控制,变成肝癌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乙肝是如何传播的?

其一,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若孕妇乙肝阳性那么在怀孕、分娩、哺乳期间,乙肝病毒便会通过胎盘或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导致其感染。因此,对HBsAg阳性的孕妇而言,应避免对羊膜腔穿刺,保证胎盘完整性,从而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0~5岁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差,其中70%左右的婴幼儿在感染后,最终会发展为慢性乙肝,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其二,血液、体液及性传播。血液、体液及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血液透析、血液制品感染、输血、注射毒品以及使用不合格医疗器械等。此外,乙肝病毒也存在于体液中,如果这些体液被传播到他人的黏膜或损伤的皮肤上,也有可能导致乙肝的传播。同时,性传播是血液、体液重要的传播方式,性伴侣之间的不安全性行为、多个性伴侣以及性伴侣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3面对乙肝病毒,如何有效预防?

(一)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公认的最佳预防乙肝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儿童、以及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如婴儿在出生时需要接种第1针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注射第2针和第3针。通过接种疫苗,机体可以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一旦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就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将病毒清除,阻止感染,不会对我们的肝脏造成损伤。疫苗的接种不仅可以提免疫力,还可以达到预防乙肝病的目的。因此,不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我们都应该重视乙肝疫苗的接种。

(二)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乙肝病毒潜伏期长,感染者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从而避免乙肝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在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后需要及时治疗,定期进行复查。体检不仅可以为个人提供健康指导和保障,也是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增强防范意识

增强防范意识也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乙肝知识的学习,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避免接触乙肝病毒的高危行为。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进行直接接触,避免与他人分享个人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只有不断增强我们的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减少乙肝的传播。

(四)杜绝不安全性行为

杜绝不安全的性行为是预防乙肝病毒的重要环节。性传播是乙肝病毒血液、体液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性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不安全的性接触。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在不规范的场所进行纹身、修足、打耳孔,从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而言之,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会造成诸多危害。为了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乙肝病毒的危害性,积极接种疫苗,定期进行体检,增强防范意识,并杜绝不安全的性行为。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保障自身的健康 吴友祥 百色市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