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骨质疏松:疏松的骨头,脆弱的健康 - 数字报刊系统 打破“核”讹传:肺结核的真相与对策 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治 骨质疏松:疏松的骨头,脆弱的健康 自然分娩:准备、过程与恢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质疏松:疏松的骨头,脆弱的健康

作者: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韦喜洋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的定义、病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骨质疏松概述

 1. 骨质疏松的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通常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类。

 2.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和影响

 骨质疏松是一种潜在的疾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常常被忽视。然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却很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骨质疏松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病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物质缺乏、药物副作用等。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其中,年龄是最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减少,骨骼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牛奶、豆制品、鱼类等食物都是富含钙质的,而维生素D可以从鸡蛋、肝脏、沙丁鱼等食物中摄取。此外,要适当摄入蛋白质、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营养素,以促进骨骼健康。

 2. 多参加户外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户外运动可以让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从而合成维生素D。此外,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支持骨骼。

 3.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饮酒和吸烟都会加速骨骼流失。因此,应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4. 定期检查骨密度:骨密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5. 合理补充营养物质:适当补充钙片或维生素D片等方式来满足身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如结石等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补充。

 

 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钙剂、维生素D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按摩、康复训练等。

 1. 药物治疗

 抗骨质疏松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增加骨骼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常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等。在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2.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骨骼血液循环,增加骨骼负荷,缓解疼痛等症状。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冷热敷、电刺激等。

 按摩: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骨骼血液循环,促进骨骼健康。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可以包括太极拳、瑜伽等轻度运动,也可以包括游泳、跑步等有氧运动。

 3.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结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钙剂维生素D等,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可以结合使用物理治疗按摩康复训练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 关注疼痛管理

 骨质疏松可以引起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疼痛管理也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方面之一。疼痛管理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结合使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症状;非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取物理治疗按摩等缓解疼痛症状。

 5. 长期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等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风险因素加强骨骼保护意识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语

 骨质疏松是一种潜在的疾病它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非常重要的。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风险因素等。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总之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