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它们会导致鼻塞、打鼾、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它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当腺样体受到反复刺激时,就可能出现病理性增生,导致肥大。这种肥大可引起耳、鼻、咽、喉等部位出现不适,如耳鸣、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同时可能导致面部变形,出现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上唇短厚且翘起、牙齿排列不整齐、缺乏面部表情等情况。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有一对,位于腭舌弓与咽腭弓之间,呈卵圆形。扁桃体肥大多由炎症反复刺激引发,可能是生理性的扁桃体肥大,也可能是炎症感染、扁桃体肿瘤等疾病导致的扁桃体肥大。生理性扁桃体肥大一般没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触摸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是病理因素导致的扁桃体肥大,则可有咽痛、咽干、咽痒、咽喉异物感、口臭等不适。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具体如下:
保守治疗:对于情况较轻的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可以使用激素类的鼻喷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以减轻鼻咽肿胀。同时注意生活饮食规律,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睡前不要进食。对于炎症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用希刻劳干混悬剂、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静脉输液。
手术治疗:如果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已经影响吞咽、进食或者引起打呼噜、张嘴呼吸等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法改善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扁桃体切除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手术风险不大。术后可能会有声音音色上的变化及异物感,但慢慢会随着恢复而消失。重点要放在术后的护理,护理不慎会导致出血感染。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与体质虚弱、感冒失治等有关,因此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治疗时间较长,但是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使用。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卫生,吃完零食后及时漱口,多喝水。身体有生病迹象要及时调整,身体其他器官出现异常也会波及扁桃体,腺样体。
季节交替和传染病流行时重点照顾:天凉了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大规模口腔疾病暴发时远离疾病源。对于抵抗力差、肺热的孩子,赶上气候变化,扁桃体很容易发炎,一般的炎症恢复起来也快,但有时治疗不及时,扁桃体化脓就会很麻烦,最可怕的是高烧不退(39度左右)、怕冷、精神状态不好,扛不住还得输液。
饮食养护:如果发现孩子有痰,或者已经确诊腺样体肥大,就要少吃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煮一些梨子水或者枇杷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化痰清热。同时要对痰热产生的原因予以清除:尽量减少喜食辛辣、油腻食品,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比如各种肉食、肯德基、麦当劳食品,多摄入一些新鲜的绿色蔬菜。
总之,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