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CA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经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与身体情况,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再交由术后病人“自我管理”的一种应对术后疼痛的处理技术。使用过程中病人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操作自控按钮,适当增加镇痛剂量,达到自己可以耐受的疼痛范围。常用的有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和神经阻滞自控镇痛。
PCA泵适应症?
1、疼痛治疗:慢性痛,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可以为其配置PCA泵,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2、术后镇痛:手术创伤较大,患者疼痛一般比较剧烈的病人。使用镇痛泵能使术后恢复更加顺利。
3、功能锻炼:帮助病人在基本无痛的状态下轻松地进行功能锻炼,比如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
镇痛泵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时程的镇痛泵,并且准备好镇痛药物,加入镇痛泵。镇痛泵有机械泵和电子泵,不同的镇痛泵运行机理不一样,但都能达到相同上的镇痛效果。临近手术结束时,为患者注入一次,俗称首次剂量,首次剂量能促使镇痛药物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用以衔接麻醉后到镇痛泵发挥作用的这段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接着,将镇痛泵通过各种方式连接在患者的身上,用胶带妥善固定,在此过程中应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情况和管道有无漏液情况以及副作用发生率,药物持续注入体内发挥镇痛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手术后使用镇痛泵会使人变笨、头脑记忆力下降?
根据镇痛泵给药途径不同,镇痛药物的类型不同,镇痛泵的配方也不一样。常用镇痛药物有阿片类药、非甾体抗炎药、局部麻药和镇静、止吐药。麻醉医生会评估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手术大小与手术时间等因素采用合适的药物与剂量并调整镇痛泵的参数,实现镇痛个体化。适量使用镇痛药物不会影响人体智力及记忆力。所以,镇痛泵按需给药不仅能有效镇痛还能防止分次给药导致药物过量,既舒适又安全!
手术后使用镇痛泵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吗?
完善的术后镇痛不仅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还能促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得到早期恢复。国内外很多研究也都表明术后持续有效地镇痛不仅不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还能促进病人术后的康复,大幅缩短住院时间。
手术后使用镇痛泵为什么会引起恶心、呕吐?
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患者有晕动病史、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阿片类药物与挥发性麻醉气体用量都是潜在的相关因素。
简言之,手术后即使没有使用镇痛泵也有可能会发生术后恶心与呕吐,用了镇痛泵也不一定就会恶心、呕吐。为了避免术后发生恶心、呕吐,麻醉医生在术中与术后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用药,镇痛泵配方里也会加入止吐药持续泵注。所以,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麻醉医生早已未雨绸缪,大家不要过于担心!
术后使用镇痛泵会不会上瘾呢?
很多患者认为术后镇痛泵中的药物副作用很多,并且会导致自己上瘾。其实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镇痛泵中的镇痛药物成分很多,其中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静药物、止吐药物等,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手术创伤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药物的配比,短期小剂量使用既不会让患者上瘾,更不会对智力造成任何影响,所以患者可以放心使用。但是长期反复使用,就有可能会上瘾哦。
为什么手术后使用了镇痛泵还是会感觉到痛?
由于每个人的对疼痛的耐受度也就是痛阈值不同(痛阈值越高,承受疼痛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镇痛泵是综合麻醉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一般情况,按照药品说明书配制的由患者或者家属自主控制,且麻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会设定好单次给药量、锁定时间、最大给药量、背景输注剂量等限值,避免药物过量。一般情况下,使用镇痛泵的患者疼痛评分(0~10)都能控制在3分以下,轻微疼痛患者是可以忍受的且不影响休息。所以,术后用镇痛泵与不用镇痛泵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
关于PCA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困惑与疑问,请“听麻醉医生说——”,他们一定会给您详细地解答并给出合适建议,可别再盲目“听别人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