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脑梗死的防治 - 数字报刊系统 教你认识小儿地中海贫血 心电图与运动:如何评估心脏健康 全科医生:不仅是治疗更是预防和健康管理 急性脑梗死的防治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脑梗死的防治

作者:贵港市人民医院 陆弘盈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血流受阻,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脑梗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了解脑梗死的防治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脑梗死的定义、风险因素、早期识别、治疗方法以及社区和家庭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急性脑梗死的定义和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血流中断,引起脑组织缺氧和缺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脑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脑梗死的类型包括完全性梗死、部分性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栓形成:由于血管内皮损伤或脂质沉积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起脑部血流减少。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血管狭窄和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关。

3.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使脑部血流减少,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4.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导致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急性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血管壁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2.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聚集,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3.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4.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聚集,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5.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女性绝经后,脑梗死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6.其他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调节血脂:通过饮食调整、运动等措施调节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

4.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5.健康饮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6.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7.控制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肥胖。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理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对于及时就医和治疗至关重要,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或手脚麻木、无力或失语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1.保持患者平卧,避免头部剧烈运动。

2.监测呼吸和脉搏,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不要盲目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4.在患者口腔周围放置柔软物品,防止患者咬伤舌头或唇部。

5.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以免加重患者紧张情绪。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机械取栓、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可以迅速恢复脑部血流,减轻脑组织损伤。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纤药物等,可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了解急性脑梗死的防治知识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有效地防治急性脑梗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同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危险因素,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一旦出现脑梗死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