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随着在医疗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很多疾病都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常见的是超声和CT,通过检查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的健康状态,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肾癌的判断,临床上也常会依赖这两种检查方式,但是经常做这两种检查就能完全躲过肾癌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吧!
什么是肾癌?
肾癌的全称是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是起源于肾脏泌尿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左右,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等类型。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乳头状肾细胞癌。从近期的肾癌的生存率就能看出,即使生活在一线城市,1年内体检一次的人不会超过50%。肾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占据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三位,并且随着人口年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肾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肾癌有哪些分类?
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据肾癌的80%,肿瘤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坏死、囊性变,呈现出多形状外观,偶见钙化和骨化。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是由大量的囊肿组成的,囊壁中含单个或者簇状透明细胞,无膨胀性生长,形态和透明细胞癌难以区分,无明显坏死、脉管侵犯以及肉瘤样分化。
乳头状肾细胞癌:这种癌症大约占据肾癌的14%,肿瘤外形呈现灰粉色,并且会出现出血、坏死、囊性多变的症状。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该癌症占据肾癌的4%左右,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男女发病概率相差不大,影像学特征为肿瘤体积较大,并且肿瘤的密度或者信号较为均匀,无出血、坏死和钙化的情况。
肾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抽烟
抽烟是导致肾癌的重要因素,烟草中含有大量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长时间吸入这些物质会对肾脏造成一定损害,并且通过大量实践研究证明,戒烟超过30年肾癌发病风险减少50%。
2、饮酒
长期饮酒会产生依赖,诱发肾癌发生,总饮酒量与肾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适量饮酒(尤其绝经后女性)可降低肾癌发病风险。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患得肾癌的概率更大,并且肾癌患者中有15%左右的人都有糖尿病,是正常人群患糖尿病的5倍。
4、肥胖和高血压
人的体重基数越大,以及血压越高的话,患得肾癌的概率也就会越大,肥胖和高血压也是造成肾癌比较常见的两个因素。尤其是男性体形肥胖,血压高的话,更容易患上肾癌。
5、食品
经过研究表明,经常摄入大量乳制品、动物蛋白、脂肪等食物会给肾脏造成负担,并且会增大患得肾癌的概率。除此之外,滥用解热镇痛类的药物,例如非那西丁类药物、利尿剂等药物也会增加肾癌的风险。
做超声和CT就能躲过肾癌吗?
B超是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可发现肾脏内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来判断是否为肾癌,甚至可以精准到一厘米以上的肿瘤。CT要比B超检查的结果更为准确,通过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发现肿瘤的大小、所在的位置、数量的多少等,上述结果都可以明确显示,甚至可以精准到直径5毫米的肿瘤,以及确认肾脏周边的器官是否也发生了病变。以上两种影像学检查是检查肾癌的重要方式,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做病理检查诊断、实验室检查等才能进一步明确。以下是对肾癌检查项目的详细介绍:
1、实验室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CT、腹部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最重要的诊断手段是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以及胸部CT。
3、病理学检查项目
病理学检查包括病理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检查是通过用外科的手段切除组织并且观察其外观,检查细胞团是否有癌变的可能,细胞学检查是对尿液标本经特殊处理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4、肾脏肿瘤穿刺活检
肾脏肿瘤穿刺活检是选择穿刺点在B超的引导下用活检枪穿刺,取一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是否存在肾癌。
除过上述的检查项目外,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病理诊断等方式确定患者是否属于肾癌。
肾癌的形成和各方面因素都有关系,判断患者肾脏健康状态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常规的彩超和CT之外,还有实验室检查项目、病理学检查项目、肾脏肿瘤穿刺活检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多种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