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射频消融术治疗与饮食禁忌 - 数字报刊系统 数字影像:从胶片到像素,医学影像的革命 肺功能检查:了解你的肺部健康 解析对人工肝技术的认知误区 射频消融术治疗与饮食禁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射频消融术治疗与饮食禁忌

作者: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钟德玲 陈冬 张延丽 朱芸 陈世宝

 射频消融术就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股静脉、股动脉或者锁骨下静脉,将电极导管插入到当中,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相应的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将局部组织水分蒸发和干燥坏死。这种手术全程没有明显的痛感,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局部组织损伤均匀,这种手术范围比较小,边界很清晰,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容易控制。并且这种手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很多,例如下肢静脉曲张、各种肿瘤、肝癌等这些疾病,基本就是能量的传递,引起细胞的破坏和坏死,产生痉挛之后诱发管腔的闭合。手术之后的饮食护理措施也比较重要,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现阶段,有很多患者及家属不够了解射频消融术相关知识,下面就是射频消融术知识的科普,希望帮助更多人们了解到相应的知识。

 

 射频消融手术的禁忌症

 

 心脏射频消融术属于治疗心律失常比较重要的治疗方式,属于有创手术,下面就是射频消融手术的禁忌症:

 感染:穿刺部位的局部感染或者全身性感染,若感染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血栓:就是指心腔内有血栓的患者,并且是比较新鲜的血栓,这个属于射频消融治疗手术的禁忌症。因为是使用导管做消融手术,会在患者心腔内进行操作,如果导管使心腔内的血栓脱落,会造成严重的栓塞事件产生,患者会出现失语或者偏瘫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非栓塞。

 出血: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术,例如严重血小板减少等,因为这个手术需要进行血管穿刺,这种时候会造成穿刺部位止血比较困难,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血肿出现。

 

 射频消融手术主治

 

 预激综合征合并陈发性心房颤动和快速心室率。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性心动过速、房速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呈现发作反复性,或者合并有心跳过速心肌病。

 发作过于频繁、难以控制自身心率的典型房扑。

 不适当窦速合并心跳过速心肌病。

 心律失常。

 肝脏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手术的优势

 

 这种手术所带来的创伤比较轻微,手术过程只需要局部麻醉,患者在术后6-8个小时可以下地进行活动。并且手术第三天就可以出院,术后一周之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这种手术的成功率比较高,高达80-95%,某些类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在有经验的介入成功率更高,复发率大约为1%-2%,并且复发病例可以通过再次手术起到根治的目的。

 这种手术的费用不高,一般家庭都可以承受这个手术的费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项技术发展比较迅速。

 

 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在术后需要谨遵医嘱静卧休养,在静脉穿刺的地方需要使用沙袋压迫六个小时,动脉穿刺的地方需要使用沙袋压迫8-12小时,患肢尽量少些活动,注意观察是否还出血,静脉出血还好,若动脉血管出血了,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很容易出事。

 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需要密切观察心率和心脏节律的变化,若患者自身出现不适的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检查,若术后心跳加速无需过于紧张,在术后一周可以出院。

 射频消融手术之后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治疗,主要就是怕患者血栓形成,主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射频消融手术术后饮食护理

 

 对刚做完手术的患者给予流质饮食,例如白粥、燕麦粥等粥类食物,慢慢变成半流质食物,最后恢复正常的饮食结构。但是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清淡饮食,禁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少吃高热量和高纤维的食物。

 给予患者吃一些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例如鸡蛋、鱼类、鸡肉等食物,不要患者吃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肥肉、炸薯条等食物,会患者的恢复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还有一定限制患者钠盐的摄入,因为钠盐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不建议患者食用过多的钠盐,将钠盐数量控制在3g以下。

 做完手术的患者需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多吃一些粗粮,因为这些粗粮当中含有粗纤维,可以帮助患者排便。

 做完手术的患者一定要戒酒,也不要喝带有咖啡因的饮料和碳酸饮料,例如咖啡、可乐等这些饮品,不适合患者饮用,也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

 需要严格控制患者摄入的热量,一天不要让患者摄入过多的热量,并且每餐患者八分饱即可,每顿餐不要吃的太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