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老年人出现心慌怎么办? - 数字报刊系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出现心慌怎么办? 溺水预防与院前急救 血脂、电解质检测的临床意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人出现心慌怎么办?

作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秦小虎

什么叫心悸?

 

所谓“心悸”,指的是患者感到心跳过快、过慢、过强或不规律跳动的不适感,通常被描述为“心脏在胸腔内跳动”或“心脏突然加速跳动”“心慌”“乱跳”的感觉。

 

老年人中常见的心悸原因

 

老年人心悸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律失常,指心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齐时,患者明显自觉心悸,如心房纤颤时,心律完全不规律,自行把脉有“混乱感”;房室传导阻滞,可感觉“漏跳”现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反复阵发的心跳过快,持续数分钟至几十分钟,能自行缓解,扣喉可终止。体质虚弱,由于老年人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常见心脏疾病,如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易出现心悸症状甲亢时患者有心悸、多汗、食欲亢进、颈部增大等症状。低血糖症,若血糖明显下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持续性心悸。另外一些药物副作用可导致心悸,如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可致心率增快,美托洛尔可减慢心率等。电解质紊乱,低钾容易导致心悸,贫血、缺氧也会导致心率快。焦虑、抑郁或激动等心理障碍可能导致心悸症状。

 

心悸症状的识别与评估

 

老年人出现心悸,应及时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何时出现的;频率,多久发作一次,频繁发作提示疾病严重;发作的规律,发作时心率多少次,节律整齐还是紊乱,紊乱和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如精神因素、饮食诱发,压迫眼球、扣喉、卧床缓解;心悸是否发生在休息状态还是在运动后,通常休息下出现心悸较为严重;发作时有无伴随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胸闷气短、黑蒙、晕厥等。部分老年患者心悸时还可能伴有心前区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出汗、发绀、出汗等,由于不同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可能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自己通过数脉搏、夹指脉氧、使用电子血压计、运动手环等方式计算脉率和了解节律是否整齐。有条件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有无心律失常。经常发作心悸并有心律失常者,可佩戴具有记录心电功能的智能手表。

心悸怎样防治

 

心悸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特定疾病,多种疾病都可有心悸症状,所以明确诊断是首要重要的。如果反复发作心悸症状或心悸伴有严重供血不足时,应到医院就诊,完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必要时电生理检查。

 

心悸症状在生活中怎样防治呢?

 

1、生活方式改变。健康饮食与体重管理,饮食需平衡,特别是钠盐、钾盐摄入适当,超重和肥胖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老年人积极参与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或游泳。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香烟中尼古丁、焦油是冠心病一危险因素,过度酒精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控制血压和血糖,低血糖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出现心悸多汗。适当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地减轻心血管的压力,对避免心悸的发生很有帮助。

2、治疗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甲状腺问题,这些疾病都可能引发心悸。确保血压、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范围,可以降低心悸的发生率。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方式。

3、药物治疗。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可以选用稳定颗粒、血塞通片、益安宁丸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用药。一些非处方的中成药治疗心悸,多含有人参制剂,也不宜过量及长期使用。

4、应对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心悸症状的加剧,同时长期心悸等不良症状易导致焦虑。如有此类疾病,可到心理精神门诊就诊。同时,老年人需要做做轻松的事情,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焦虑和抑郁。

5、定期体检和监测。老年人应定时去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了疾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很大一部分心悸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疾病还是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所以我们需要体检才能够查明。

6、定期随访医生,将其他疾病用药和医生沟通,药物有无引起心悸症状副作用。

老年人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密切关注心悸的症状。如果心悸伴随呼吸困难、胸痛、失忆、晕厥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心脏器质性疾病的征象。定期体检和心脏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至关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