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胃是老毛病了,总是时不时发病,一疼起来根本受不了,尤其是平时喝酒应酬的时候,别提多痛苦了。像我这种情况还能治好吗?”大家是否也跟这位患者有着一样的困扰呢?但你知道吗,像这类慢性疾病,治疗的重点并不在于用什么药,而是在于你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它。如果一边按时吃药,一边烟酒都来,平时还爱吃些重口味食品,它又怎么“舍得”离你而去呢?
认识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niti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在相关病理上,通常会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而步入疾病后期,部分患者多可出现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化生,进一步出现上皮内瘤变,并与胃癌产生了极为密切的联系。
慢性胃炎的病因及诱因
1.病因
慢性胃炎常见的致病因素多为:自身免疫、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素的持续存在,从而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生。
其中当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该因素可直接使患者的胃黏膜出现炎症损伤;而食用咖啡、烈酒、饮用浓茶、过于粗糙或过热过冷的食物,亦可导致胃黏膜出现反复损伤;除此之外,常见的病因还有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吸烟、胆汁反流等,均会引发慢性胃炎,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2.诱因
慢性胃炎的诱因则多来自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快、暴饮暴食、喜好重口食物、大量抽烟饮酒、精神压力等。
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且症状的轻重程度与胃黏膜病变的实际程度也不宜相互挂钩。
多数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无症状或程度不一的消化不良症状,以及食欲减退、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恶心等;而严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则可出现舌炎、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
1.慎用药物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在发病时,因痛感强烈,只想快点通过药物缓解的方式止痛,也不会细看用药说明,只管吃了再说。殊不知有些止痛药物不仅不会起到缓解作用,反而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病况,使患者痛苦不已。因此,建议患者慎用、忌用一切对胃黏膜存在损伤的药物,比如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且必须在医生的用药指导下规范服用药物,如此才可有效控制慢性胃炎的病程。
2.饮食调整
慢性胃炎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保证多样化,尽可能全面补充多种营养物质;平时可多食用一些松软好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清汤线面、紫菜汤、馄饨等,以及新鲜的水果及牛奶。但应注意控制粥类食品的摄入,偶尔喝一次没事,但若长期食用,反而可加重慢性胃炎病况,并不利于疾病恢复;如果患者平时有明显腹胀感,可同步减少豆制品等产气食品的摄入量;
除上述以外,患者切不可食用霉变、熏制、富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食物;避免食用质地粗糙、口味辛辣的食物及烟酒类产品;改善饮食习惯,切勿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做到这些,慢性胃炎才会渐渐远离你,使疾病得到恢复。
3.注意休息
患者要注意生活习惯的规律,工作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每日的睡眠时间最好保证在7—8小时;切不可频繁熬夜、通宵,以免引起机体过劳,从而致使慢性胃炎的持续发展;疾病发作时,患者需及时卧床休养,并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服用相应药物进行缓解,亦或是借助暖水袋、温开水、毛毯等保暖物品缓解胃部不适;同时还需注意休养环境的安静程度,用以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
4.心理护理
日常生活中良性的情绪状态,对慢性胃炎患者来说极为重要。不少工作压力或生活压力较大的患者,每次发病的原因,通常都与心情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患者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通过娱乐、休息等方式进行情绪舒压,亦或是培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让自己适时转换一下心情,从而辅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心理情况较为严重,从而导致慢性胃炎发病频繁的患者,应尽快远离压力来源,同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尽快改善心理问题。
5.规范治疗
除上述生活层面中的护理措施以外,接受规范治疗亦是慢性胃炎护理的要点之一。患者需严格遵照医生的用药建议,定时定量的服用相关药物;做好定期复查,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症状及时向医生秉明,方便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完善,争取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慢性胃炎一定要做好疾病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如此才能有助于患者彻底康复,拥抱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