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煎煮中药小贴士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破解母乳喂养绊脚石 恙虫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医学科普之病理检查 煎煮中药小贴士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煎煮中药小贴士

作者:贺州市皮肤病防治院(贺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张可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讲究以人为本,标本同治,简单的几味中药,经过煎煮就成为治病良方。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背景下,目前看中医的患者越来越多,服用中药的人也随之增多。常常有患者会问:中药到底要怎么煮呢?中药煮之前要不要先洗一下啊?需要加多少水煮?需要煮多长时间?“先煎”后下“另煎”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中药的煎煮方法。


 煮药选用正确器皿

 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搪瓷锅等。切忌使用铁、铜、铝、锡等易腐蚀器皿进行煎煮。使用易腐蚀器皿煮药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例如何首乌、五倍子中含有鞣质,遇铁会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影响药效。


 煮药前不用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因为水洗可能会使有些中药的水溶性成分丢失,也会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会使部分药材的辅料丢失,从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中药需浸泡

 中药煎煮前一般应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冷水没过药面,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浸泡时间可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延长或缩短,比如花、草、叶类药材可浸泡20分钟;根、茎、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可浸泡时间长些,为30分钟以上。

 煮药的用水量

 中药浸泡后会吸水膨胀,因此煎药时需要加够水量,不能中间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丢弃。每剂药一般煎2-3次,第一煎水量可多些,一般以没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三煎水量可略少,每次煎出的药量约100-200ml左右,一般一日服用一剂,将两次或者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分2-3次服用。


 煮药的火候

 煎药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大火煎为“武火”,小火煎为“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头煎煮沸15-20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头煎药慢煎20-30分钟,二煎药慢煎30-4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煳,焦煳的药不宜服用。


 特殊煎煮方法

 先煎

 贝壳和矿石类药物,因为质地坚实,药力难以煎出,应该先打碎先煎,煎煮时间要在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比如龟板、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对于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则需先煎时间长些,煎煮6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

 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以其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的,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如薄荷、砂仁、豆蔻等。 

 烊化

 胶质、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比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在其他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冲服

 某些贵重或芳香类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磨为细末,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如牛黄、麝香等。散剂、药物的粉末和鲜品的自然汁也需要冲服,如沉香粉、三七粉、生藕汁等。

 包煎

 有些药物对咽喉有刺激性的,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含淀粉、黏液质较多易粘锅的,如车前子、葶苈子等;质地较轻或容易浮在上面或容易成糊状的,如蒲黄、海金沙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另煎

 有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以另煎,如人参、羚羊角等。

 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饭后一小时服;病在下焦,宜饭前一小时服;急性重病不拘时服;慢性病定时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服药温度

 一般汤剂多采用温服,温服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瓜蒌、乳香等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温服能缓解不良反应。要温服时,应先加热煮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后,再放温服用。不宜只加热到温热不凉就服用;解表药必须热服以助药力发汗。理气、活血、化瘀、补益药均应热服;一般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剂均应凉服。

 

注意事项

服中药一般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服药食忌包括两个方面:

病症—对饮食的禁忌

如水肿病、心肾病患者应少吃盐,糖尿病患者应忌糖,腹泻的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哮喘病人应忌发物(鸡鸭鱼虾葱蒜等),肝病患者应忌辛辣,肺病患者应忌煎炒之物,胃肠病患者应忌生冷油腻的食物等。

药物—对饮食的禁忌

如服用含有地黄的中药应不吃萝卜,服用含有土茯苓的中药应忌茶叶,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时应不吃大蒜,服用含薄荷的中药应不吃蟹肉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