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相比其他科室要高出很多的一个部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基层医院针对手术室护理当中的感染控制情况管理不到位,相关控制感染发生的措施也不是很全面,这就导致了患者在进行手术护理期间的感染发生风险就会比较高。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性措施
直接喉镜、视频喉镜可重复使用,手柄、喉镜需要高位消毒或杀菌后再使用,否则应一次性使用直接喉镜、视频喉镜。
医院等相关机构可以考虑使用一次性的防护罩,这样可以减少污染而且也方便麻醉剂的清洁和消毒。
在手术接台中间的这段时间,对麻醉工作高频接触区进行表面清洗消毒,以降低病原菌向病人传播的风险。
在手术操作台进行接台的中间这段时间,麻药车的外观应进行擦拭,以防物品受到污染。
麻醉师应该尽量缩短患者静脉输液袋加药和使用的时间。在比较紧急的情况下,麻醉师需要提前配制好药物。尽可能使用单剂量的药瓶或包装、注射器或药品,同一病人只可使用这一个。每次在抽要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新的无菌注射器和枕头,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要一次性的,就算是已经更换了针头,注射器也不能够用在其他的患者身上。
外周静脉输液管接头及手术中使用静脉加药的注射口,极易沾染。如果操作者手上卫生效率差,静脉用药次数增多,连接口增多,就会导致污染的几率明显增加,注射加药口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临床麻醉实践中,注射加药口消毒应在 10-15 秒左右,干透即可,但在局部操作中,这样做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使用无菌帽的被动消毒方式,与含酒精的消毒片擦拭相比,更能提高湿气的效率与依从度。
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性措施
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在确定无误后,按照手术通知单上的名单进入手术室,而本科医生才能进入,必须要在手术通知单上面标记好参观者的姓名,之后才可以进去。想要探访手术的外来人员,需事先与医院医务科取得联系,填写一份探访手术申请单,凭申请单方可入场。正在进行手术的手术室是不允许进去参观的,患者的亲戚朋友、无关人员、特殊的感染手术是不允许进行参观的。
手术室工作人员按规定进入手术室,离开时需在指定位置摆放物品,必须穿戴好手术室准备的衣服、鞋子、口罩、帽子等。需要手术的病人,需要穿干净的病号服,由调换车接送,需要换鞋再戴上隔离帽子,走路的患者也要换鞋。
不准折叠各种不良的布料敷料放入手术室,不准往手术室带随身物品。各种类型的药品、液体以及一次性的物品去掉外包装之后需要进行装箱然后放到库房进行存放备用。需要保证各类的物品是分类放置的,没有过期的物品。另外一次性的医疗用品不可以重复的使用。
手术的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进入手术室后,需要尽量少走动,更不能在手术室里乱窜,需要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在手术过程中,为避免经常开关门时因气流造成的污染状况,前后门需保持关闭状态。
手术室内所有的清洁工作,都要用湿抹布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擦拭;要装好、擦好进入手术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才能进去;手术间的无影灯、器械推车、麻醉桌、手术床、地面等各种器械的表面,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每天都要用消毒液擦拭干净,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手术室每个双休日都要对所有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擦拭和消毒;对每台手术后产生的污物进行分类、袋装、密封处理后,才能从污物通道运出;对穿着隔离鞋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消毒处理。
手术室里面所用到的器械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消毒、灭菌之后再使用;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物品应该要使用压力蒸汽来进行灭菌处理,对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物品应该要采用低温灭菌的方式;对于外来的器械和植入性的器械要进行严格的登记、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液严格按照洗手、手部消毒的原则进行选择;外科手术的手部消毒应本着先洗净手,再消毒的原则进行。不同患者应在手术间隙再次对手部进行消毒处理。
手术室里的温度一般在22-25℃,湿度在40-60%是最好的,在梅雨季节早上开机的时候应该调低温度大概在1-2℃,这样有利于抽掉空气中多余的湿度,保证了手术室里的质量;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应该在进行手术前的半个小时开机,长时间不用的手术室应该提前3个小时开机,以此来提高空气净化的程度,保证了手术的质量。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吴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