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主要用来检查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对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等进行检查,判断肺部功能的好坏,依据早期检测出的肺部病变,找出呼吸困难的具体原因,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预后等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肺功能检查项目
肺通气功能
在肺功能检查中,肺通气检查比较常见,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项目。肺通气检查主要是对呼吸的频率、每分钟通气量、每分钟的最大通气量以及1秒用力呼气量,通过该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有没有通气功能障碍,并判断其病情的具体类型、严重程度。一旦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就需要再做其他肺部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检查完肺通气功能之后,若显示正常,则会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这一检查项目主要是检查气道对于物理刺激的敏感程度,结合其敏感性,判断有没有气道高反应性。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该检查项目分为特异性、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两种。
支气管舒张试验
检查完肺通气功能之后,若显示异常,则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在使用一些药物的前后,检查支气管的扩张程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依据实际变化,判断有没有持续性痉挛、气道阻塞可逆性。
残气容积
在肺容量参数中,残气容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在用力呼气后,肺部的残余气量减掉补呼气容积就能够得到残气容积。依据检测的结果,能够判断出患者有没有肺气肿或者过度充气。
弥散功能
该检查项目是对于肺泡毛细血管膜气体交换效率进行有效评估,通过该检查可以在早期发现肺和气道的病变,了解病情、预后等,并且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气道阻力测定
体积描记法是可以直接测量的一种测定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常见,并且有对应的测试标准。脉冲振荡法也是气道阻力测定的一种,是在强迫震荡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临床应用十分普遍。
肺功能检查的作用
评估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有效通气容积、有效通气量等,进而了解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
评估气道阻塞的原因
在呼吸功能检查中,气道阻塞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气管和支气管病变、上呼吸道阻塞、先天性肺部疾病、肺部感染、肿瘤或异物等。因此,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应该对上述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肺部疾病的预后
肺功能检查可用于评估肺部疾病的预后。早期发现肺功能损害,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肺部疾病较轻,肺功能损害较轻,预后较好;如果肺部疾病严重,肺功能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评估肺康复治疗效果
肺康复治疗的疗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提高;二是肺功能恢复,即肺活量增加,二氧化碳潴留减轻;三是呼吸困难症状减轻;四是肺功能的改变。肺康复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检查可以反映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有助于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禁忌证
适应症
鉴别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胸部以及上腹部手术的术前评估。
对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反应进行监测;在胸部手术之后,对肺功能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估心肺疾病的疗效。
对于肺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效判断预后;鉴定职业性肺疾病劳动力。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3个月之内患有脑卒中、休克等;近1个月出现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近1个月有大咯血症状。
相对禁忌证:孕妇;心率超过120次/min;鼓膜穿孔;免疫力比较低,容易感染者;患有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肺功能检查注意事项
在检查之前的2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静坐15分钟,保持呼吸平稳。
做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前的1—3天内,根据医生建议停用止咳药、激素类药物、感冒药等各种药物。
检查前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以排除可能影响检查的因素。
总之,肺功能检查作为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可以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鉴别疾病原因,评估病情、预后,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桂林市中医医院 程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