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7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 - 数字报刊系统 合理使用药物的原则 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区别 正确使用氯吡格雷 浅析药物相互作用 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

凡是能抑制或杀死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药物都叫做抗菌药物。抗生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对其他病原菌具有杀灭作用,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抗菌药的副作用

过敏反应:当抗菌药物以一种半抗原的形式进入到机体内后,会和机体内的血清病样反应产生抗原-抗体复合体,进而导致补体活化,造成身体产生过敏反应,通常会导致荨麻疹、哮喘、血清病样反应,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消化道反应:一些抗菌药物,比如大环内酯类的,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当这些功能被激活后,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副作用。

肝毒性:一些抗菌药物必须要在肝内进行代谢,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肝细胞出现炎症和水肿,从而造成肝损伤,特别是当抗菌药物在大剂量应用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等各项指数出现一定的上升。

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有些抗菌药物,比如氯霉素,会对骨髓的造血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骨髓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合成、释放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肾脏受损:因为大部分的抗菌药物都在肾脏中进行排泄,所以会造成肾小球、肾小管的损伤,从而造成肾间质水肿,以及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还会产生蛋白尿,如果情况比较糟糕的话,还会造成肾功能衰竭。

安全、合理的使用

遵循三不原则

①不自己买药。患者不能擅自决定用药,有疾病时必须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医师会给患者开具抗生素;②不主动要求,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消灭病菌,因此必须要经过医生的明确检查,确认有致病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抗菌药物;③不要轻易停用抗菌药,应用何种抗菌药是根据不同的病菌和疾病而定的,如果要用抗菌药,就要坚持服药,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完成足够的疗程,以免产生耐药性。

选择合适的用量

抗菌药物用量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如果给药量小,则无法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无法发挥疗效,而且容易引起细菌耐药;过量服用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浪费,增加用药费用,而且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第一天用加倍剂量,给予病原体致命一击,第二天和第三天用保持剂量。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根据所用的抗菌药物对肝、肾的影响程度,来酌情减少其使用的剂量。当使用以肾排泄为主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其剂量也不能太大。

避免耐药性

预防细菌对某种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病原菌对某种抗生素的耐药,进而导致其治疗效果下降或失去作用。所以,必须选用多种抗菌剂进行轮换,以防止或延迟病原菌对抗菌剂的抗性,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剂的功效。当病情复发时,需要将已使用很久的药品替换,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控制用药时间

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或感染的患者,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需要持续服用3-5天,直到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为止。如果是慢性炎症,需要延长疗程。如果使用周期太短,无法完全杀死病原体,容易引起疾病反复发作,造成二次治疗,所以需要合理控制用药时间。

按人群分类给药

新生儿、老年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正常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了解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动学及毒副作用等,进行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为了防止术后感染,患者在术前0.5-1小时就可以使用抗菌药,这样可以让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到达高峰的时候正好赶上发生细菌感染的时机,避免反复应用而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知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当诊断明确后,医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病人还应该向医生咨询如何服用抗生素,如每天服用几次,何时服用,以及服用多长时间等;假如患者病情有所好转,能否自己停药,或者此次所取的药物吃了之后,还是否需要再次复查,都需要向医生咨询。在服用药物的这段时间里,需要多饮水,多食用果蔬,多补充维生素。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清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