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7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医保健的五大要穴及养生十法 - 数字报刊系统 壮医如何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 通过舌象辨别体质 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中医保健的五大要穴及养生十法 中西医结合应对新生儿黄疸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保健的五大要穴及养生十法

中医养生保健指的是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调理身体,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颐养生命的一种医事活动。其主要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中医认为,应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体质类型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等、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与此同时,中医保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与其他文化源流之间既有其同的渊源,又有密切的联系,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

中医保健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方式也有很多,主要包括推拿按摩、艾灸、针灸、经络养生等等。

《素问·血气形志篇》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素问·调经论》也指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之作用。由于按摩大多是循经取穴,按摩刺激相应穴位。因而,可使气血循经络运行,防止气血滞留,达到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之目的。

第一穴:三阴交

在小腿部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为主治妇科病常用穴。妇女由于月经、胎产、哺乳等,以血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绪易于激动,肝气容易郁滞,出现肝血不足的状态。三阴交能疏理肝脾养血,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经闭、带下、产后腹痛、习惯性流产、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到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第二穴:涌泉穴

在足心凹陷处。平时按揉有助于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由于此处最敏感,刺激后有开窍苏厥、回阳醒脑的功效,若发现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给予该穴位强刺激,按揉50到100次。

第三穴:关元穴

位于肚脐下3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遗尿、阳痿、泄泻、带下、不孕不育、闭经、产后腹痛等。可用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一到两次或艾灸,每次10到15分钟,每日一次。

第四穴:足三里

位于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的要穴,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患,如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等疾病,只要有胃痛、胃胀、反酸、胃灼热、呃逆、便秘、泄泻等症状,都可以按这个穴位进行保健。操作方法为每日按揉50到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第五穴:膻中穴

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之上,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此外,一身宗气也汇合于此穴。膻中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之功,多用于治疗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来回摩擦,以透热为度。

养生十法

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到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在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搓面法:每日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静,驱除杂念。

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李贤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