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是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同时也是引起广大老年患者死亡的一大原因。对此,为了保障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周期,需要患者做好日常养护。
心衰的早期表现
患者活动后出现体力降低、心慌、心悸,比如每次上楼、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困难。
夜间出现憋喘,需要坐起或者下床活动后,可缓解。
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
未感冒患者却出咳嗽、痰多、心悸等表现;
患者近期出现失眠、身体疲劳、腹胀以及食欲减退;
病情加重,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但发作后,又马上恢复正常;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
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感,咳嗽、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若是患者知晓自身存在心脏病且现上述情况,说明患者已经发生心衰。若是不知晓,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到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日常养护要点
按医嘱服药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认真遵循医嘱服药,不得私下更改服药剂量或者停止服药,尤其是服用利尿剂以及地高辛时更加要合理服药,避免引起不良反应。这类患者服药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①保持大小便通畅,利于患者体内新陈代谢被排出,减轻心脏负担。因此患者一旦出现大小便困难,需要及时解决。
②患者必须长期坚持服药,但是这样一来会出现抵触情绪,不自居的减少服药次数以及计剂量,甚至是停止服药,导致慢性心衰反复发作,提高死亡率。若是患者想要更改服药剂量和次数,需要和医生沟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服药方案。
③患者夜间出现气喘、胸闷,及时坐起来缓解,或者更改为高枕卧位,必要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可起到急救作用。
④患者出现下肢轻度水肿,可服用利尿剂缓解,但是不可频繁服用,否则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适当运动
慢性心衰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是切记要量力而行,不能使患者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禁止患者参加剧烈活动,避免出现心衰病症加重。轻度慢性心衰者,不能过度做体力活动,如允许可限制于日常生活活动。中度慢性心衰者,患者需要增加卧床休息,禁止剧烈运动,可以采取散步这类较轻松的运动,若是运动期间出现意外,应该立即停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重度心衰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做好压力性损伤护理,待患者心衰改善后,根据恢复程度,指导合适的运动,注意循序渐进。
合理饮食
慢性心衰患者饮食以清淡少盐、低油的食物为主,多食新鲜蔬果。合理摄入钠盐和水,若是摄入钠盐过多,会因为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加之过度饮水,促使水肿出现。为了避免和减轻水肿,应该根据病情选择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三餐食盐量不得超过6g。
患者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形成脂肪积累,堵塞血管,同时体质量的增加会增加心脏负荷。对此需要进食低热能饮食,维持患者正常体重,且低热量食物可减少机体氧消耗,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在保障患者机体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患者需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
监测体重
患者每天早起洗漱后,立即称量体重。在每次测量时,采取相同的秤、穿着同样的衣服,若是患者持续体重增加或者减少,伴随头晕、恶心等反应,应该立即和医生联系。
自我监测
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心率,每天一次,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多数慢性心衰药物需要结合血压、心率的情况来调整。每次测量做好记录,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调整用药。
定期随访
嘱咐慢性心衰患者每2-4周到院检查一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复查时间。复查期间,医生应该询问患者日常生活、运动能力、水肿情况、体质量、血压等。同时带领患者做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便于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好转程度。
(河池市人民医院 唐利平 莫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