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8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生化检验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 数字报刊系统 揭开放射科的神秘面纱 “针尖上的艺术”——介入超声 了  解 射线防护保护自己 生化检验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常见医学影像技术介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化检验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通常会听到医生或者医护人员的建议,要求我们进行空腹抽血。那么,什么是空腹抽血?为什么生化检验要空腹抽血?

什么叫空腹

空腹抽血中的“空腹”是指在抽血前至少8-12小时,患者需要避免进食和喝水。空腹抽血的目的是确保血液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能够准确反映患者在这段时间内的生理状态,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抽血前至少8-12小时但最好不超过16小时,保持空腹状态。空腹抽血前,适度的散步等轻度运动是可以的,但要避免在抽血前几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抽血前进食会影响哪些生化检验

血糖方面:通常血糖分为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进食后血糖升高, 2小时后回落至正常水平。如果在进食后进行检查,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混淆,导致结果失去准确性,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血脂变化:进食后,人体的血脂水平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受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较大。空腹状态下,血脂水平相对稳定,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检验结果。

肝功能指标:肝脏参与人体的消化和代谢,进食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这些指标与肝脏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进食后可能出现短暂性升高。

肾功能指标:进食可能影响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这些指标与肾脏的排泄功能密切相关,进食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波动。

电解质平衡:进食后,由于消化过程中的水分消耗,血液中的电解质平衡可能受到影响。例如,进食后可能出现血钠、血钾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心肌酶指标:在空腹状态下,心肌酶CK和CK-MB的水平通常比较正常饮食状态下较低。这是因为空腹时肌肉处于休息状态,肌肉组织的代谢减缓,导致肌酸激酶释放减少。

生化检验要求空腹抽血的目的

饮食影响血液成分:进食后身体会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血液中的成分。所以在进食后进行检测,血液中的成分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血糖是生化检验中常常需要检测的指标,而在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更有助于评估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影响医生对病人健康状况的评估。

避免误诊:空腹抽血可以减少饮食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从而减少误诊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在餐后进行生化检验,食物中的成分可以进入血液,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或误判疾病严重程度。

血液成分相对稳定:在空腹状态下,身体没有摄入新的营养物质,血液中的成分相对稳定,这可以减少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此外,空腹抽血还能减少胃液和胆汁对血液成分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生化指标。

特定药物需要空腹检测: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因此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检测前一段时间停止服用这些药物。而在空腹状态下抽血,没有药物干扰检测,更能准确地评估人体的生化指标。

提高生化指标的敏感性:一些生化指标具有较窄的正常范围,而空腹抽血可以提高对异常情况的敏感性。例如,在糖尿病筛查中,空腹血糖检测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对糖尿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空腹抽血血清呈淡黄色,清亮透明,饭后抽血血清则变得比较浑浊,而很多生化检查,是依据加入试剂后检测标本颜色的变化,一旦出现血清浑浊状态,将影响检验结果。

总之,空腹状态下机体处于相对基础代谢状态,这种状态有效排除了饮食等因素对化验指标的干扰,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人体的代谢功能和疾病风险。此外,空腹抽血还可以提高生化指标的敏感性并避免食物和药物对结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保持空腹状态,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孙   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