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寄生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Hp)能在强酸环境下生存,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传染类疾病,感染率较高,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其释放的毒素不仅会引起胃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它的菌体胞壁还会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因此,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会出现胃肠道相关疾病,需要尽早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从哪些方面发现可能感染了Hp?
口臭:体内感染Hp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口臭,这是因为Hp能在牙菌斑中生存,感染口腔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化合物,从而引起口臭。
反酸:Hp在增殖的时候会加速促进胃泌素的分泌,而胃泌素会直接促进胃酸分泌变多,所以就会导致出现反酸。
嗳气:受到Hp感染的人群,在进食后往往会出现嗳气、腹胀等胃肠疾病的不良症状。
伴有经常性的饥饿感:感染Hp的人群,多数都会在餐后不久便觉得很饿,感觉一直吃不饱。
上腹部疼痛胀痛:感染Hp时间较久的患者,随着细菌在胃内增殖,破坏了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痛的症状。
治疗Hp的药物
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为杀菌类药物创造了一个适宜的起效环境。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可以提高胃内的PH值,保护药物免受胃酸破坏而影响其药效。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此类药物多数情况下服药周期为一日两次。
抗菌药物是根治Hp必不可少的药物,目前被认为对Hp有效的抗菌药物有六种,分别为: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其中前三种的耐药性较好,对Hp的敏感度高,后三种则耐药率较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铋剂:铋剂可以在胃酸作用下生成不溶性沉淀,具有直接杀灭Hp的显著作用,几乎无耐药性,能与溃疡表面或炎症部位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加强胃黏膜屏障,还可直接杀伤 Hp。
药物治疗Hp的注意事项
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药并及时告知医生,尽早接受救治。
谨遵医嘱,对于抗生素使用,要慎之又慎,在感觉病情好转之后,与医生商量后可酌情减少用量,不能擅自减少甚至停药。
严禁吸烟与喝酒。吸烟会使胃黏膜血流量降低,减少胃黏液的分泌,从而减少到达胃黏膜的抗菌药物量。在服药期间,不允许饮酒,如果在服用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期间饮酒,就有可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不要同时服用其他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期间,最好暂停使用其他无关的药物,包括保健品和补药,确需服用的需要先将情况告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擅自服用,以免出现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Hp感染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0-14天,少于10天可能会使体内细菌未完全排出,而多于14天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还有可能加大药物的副作用。
抗菌类药物一般在餐后服用,而抑酸药与铋剂一般在餐前30分钟服用,这样能发挥最大的药效,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根治期间的饮食调理
实行分餐制,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影响药物的根除治疗效果,一般在药物根除治疗完成后一个月,复查Hp为阴性,作为根除治疗成功的依据,即使转阴,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特别是在不卫生的餐馆就餐,这些都是避免Hp在根除后期间重复感染的有效手段。
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清淡饮食,保持饮食卫生。
建议适度运动,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压力过大。
根除失败了怎么办?
对于有基础性疾病或药物过敏的人群,应听取专业医师的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根除Hp。用药根除Hp后,应在停药1个月以上,复查呼气试验以明确是否根除成功。如证实根除失败,须间隔3-6个月可尝试再次根除,根除时间间隔过近,易造成根除失败及菌群耐药。再次尝试根除时,应告知医师既往根除方案,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 陈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