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旦发作,真的是痛苦难耐,一般先是关节疼痛,疼痛感非常剧烈,就像有人用刀在割关节一样,尤其是在大脚趾关节,疼痛感非常明显,有时甚至不能承受体重,行走都变得困难,关节也会肿胀和变红,周围的皮肤感觉发热,有时候甚至触摸都很痛。除了关节疼痛,在发作期间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会感到乏力和全身不适,有时候会出现发热的感觉,使人疲倦,影响了精力和活动能力,且在痛风发作时睡眠质量很差,很难入睡或者在夜间被疼痛所唤醒。
痛风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和影响,而且痛风发作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症状持续数天到数周不等,在这段时间里,真的很难进行正常的活动,工作和日常生活都受到了限制。
与其患病后积极治疗,不如积极预防。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等部位沉积,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性关节炎。痛风通常影响关节,特别是大脚趾关节,也可以累及其他关节,如脚踝、膝盖、手腕和手指关节。
痛风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的产生过多或排泄不足,尿酸是由体内嘌呤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肾脏排泄,当尿酸排泄受阻或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时,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尿酸结晶就会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积累,引发炎症反应和痛风发作。
除了关节症状外,痛风还可能伴随尿酸结晶在肾脏中沉积,导致尿酸肾病的发展,进而引起肾功能损害和尿路结石的形成。
痛风的中西医预防措施
中医在预防和管理痛风方面有一些常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的平衡和调理,建议痛风患者避免高嘌呤的食物,如内脏器官、肉类、海鲜和酒类。相反,应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和海带等碱性食物,以帮助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
2.中草药治疗:中医草药可作为辅助治疗痛风的方法,常用的中草药包括秦艽、石斛、天花粉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痰的作用。注意,使用中草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草药的使用需要个体化的配方和剂量。
3.穴位按摩和针灸:中医认为,通过按摩或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能量流动,从而缓解痛风的症状,例如,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可以促进尿酸排泄,缓解痛风痛苦。
4.调节情绪和生活习惯:中医强调平衡身心,调节情绪和压力,痛风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适当的锻炼和放松,如太极拳、气功等,也可以帮助缓解痛风的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痛风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并且应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西医在预防和管理痛风方面采取以下常见的措施:
1.药物治疗:西医常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痛风的发作,最常用的药物是尿酸降低药物,如利尿剂、非甾体消炎药、可乐定和阿洛普尿酸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从而预防痛风发作。
2.饮食调控:西医同中医相似也建议痛风患者采取低嘌呤饮食,因为嘌呤是尿酸的前体物质,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医生常叮嘱“管住嘴,迈开腿”便是最好指导。
3.控制体重:肥胖与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因为体内的脂肪组织会促进尿酸的合成和储存,西医建议痛风患者通过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的积累,从而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也体现了“管住嘴,迈开腿”。
4.饮水和尿量增加:饮水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西医建议痛风患者每天饮水量应在2-3升之间,以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和排出。
5.避免酒精和甜饮料:酒精和含糖饮料被认为是痛风的诱发因素之一,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排泄过程,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甜饮料中的高糖含量可能与尿酸的产生和排泄有关。因此,痛风患者应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高糖饮料。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王柳英 莫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