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功能的好坏对人体的健康情况起到直接的影响,一旦胃部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腹部的胀气、疼痛、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确诊胃癌的人数约占全球肺癌总人数的一半,而幽门螺旋杆菌这种致癌物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成年人中大致一半的人群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对胃部进行养护?又要如何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呢?
如何养护胃部
胃部软到可以对小米粥、饮料进行消化,硬到能够对锅巴、肉干等食物进行消化,看似非常的强大,实际上非常的虚弱。
首先胃的受纳,主要就依赖于胃中阳气的推动和蒸化作用。胃就好比是灶台上的锅,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水,火力够足,锅中的水和食物才能快速的成熟,如果火力不够,就只能吃容易消化不良的夹生饭菜。不外乎,胃中火力十足,消化功能才能马力全开。当天冷或进食寒凉就会导致胃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完成工作,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胃的工作负担。防寒暖胃首先要注意对身体进行保暖,天气一旦出现转凉后就需要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需要注重肚子的保暖。必要时除了可以添加衣物进行保暖,还可以用热敷贴贴于靠左上腹部的衣物表面来直接进行暖胃舒胃,尤其是受凉后胃部不适的朋友。在饮食方面,切忌在秋冬仍肆食雪糕、冰棍、冷饮、冰镇瓜果等。胃部是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在饮食的过程中吃得越多、越杂就会越增加胃部的工作负担,久而久之,胃部的功能就会逐渐减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八分饱即可,不要每次食用过多的食物,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在患者饥饿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胃内部胃酸、蛋白酶出现浓度升高的情况,如果没有食物进行中和,就会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即使再忙也要按时吃饭。由于胃部的黏膜较为娇嫩,如果食物超过了40℃就会对胃部的黏膜造成较大的损伤,就会诱发黏膜的异变,从而导致胃癌发生几率的增加。因此平常在进食的过程中注意不要食用温度较高的食物,将食物放凉再吃;吃得太快容易吃的更多,肠胃的负担情况就会加重。再加上胃部的消化一旦跟不上进食速度,还会导致食物在胃部的堆积,从而就会造成消化不良情况的发生,所以在日常进食的过程中需要细嚼慢咽,放缓进食的速度,这样不但能够对食物进行充分的咀嚼,还能激发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胃部对食物的消化。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多种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够说100%的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的人群都患有慢性胃炎的情况,而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都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单纯感染的患者一般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少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其他症状也包括反酸,胃灼热,口臭等症状。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通过粪-口、口-口等方式进行传播,想要对此情况进行预防,做到早期预防、远离幽门螺旋杆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施行分餐制,并且采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进行定期的煮沸消毒,每次消毒的时间需要大于20分钟。将用嘴喂孩子习惯进行杜绝,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所以在日常给予儿童进行喂食的过程中不要用自己的嘴接触婴儿奶嘴以及婴儿食品,有人会不自觉地用嘴唇或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日常在一次三餐进食之前以及便后必须要洗手,蔬菜、瓜果等食物在吃之前也需要洗净和削皮,不要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不食用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如果在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其他的家庭成员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应该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质检查,对病情进行防治。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