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是一种覆盖于长条肌腱表层的圆筒形滑膜囊体,肌腱滑膜为两个套筒,里面的一层紧贴在肌腱表层;最外面的部分与肌腱纤维鞘内表面紧密相连。外侧壁与内侧壁间有较少的粘连,并有血管和神经穿过。腱鞘对肌腱起到了固定、保护和润滑的作用,防止了肌腱的摩擦和压迫。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引起腱鞘炎的部位是手指、手腕等。重复的工作,例如点击滑鼠标,都会造成长时间的摩擦,会引起肌腱和腱鞘的损害性炎症,导致肿胀、疼痛,最终形成腱鞘炎。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造成终身行动障碍。
腱鞘炎的病因
现在,大部分的学者都把腱鞘炎疾病归因于长期的疲劳损伤。因为手指的屈曲和肌腱的牵扯是密不可分的,而在肌腱的弯曲处,有一层纤维组织保护膜(腱鞘),就像是一条电线外罩了一层塑料保护壳,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手指频繁地进行弯曲运动,则会使拇指和拇指的腱鞘会不断地发生摩擦;也有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拿着重量较大的物体,导致了局部的充血、水肿,从而导致了无菌性炎症的发生。然后,套圈扭曲,套圈收缩,挤压屈指肌腱,使其不能正常的滑行,从而对指尖的运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年纪的增加,老人的身体功能会慢慢下降,出现了肝、肾精、血虚、血虚等症状。如果筋腱、腱鞘没有充足的血液营养,就会导致筋膜的分泌机能下降,从而导致腱鞘炎。腱鞘炎的发生与寒冷的入侵有着很大的联系。由于手指、手腕、脚踝、足底等部位的脂肪较少,而且没有太多的肌肉,所以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暴露在空气中,很可能会着凉,引起腱鞘炎。
如何诊断腱鞘炎
如果没有明确的创伤史,但是大拇指却有肿胀、疼痛、不能自由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年妇女来说,应该要多注意有可能是因为手指腱鞘炎引起的。医师查体时,可见掌心的掌指关节部位有红肿、压痛,皮肤下可摸到一硬结,指头屈、伸不畅,并有一定的弹响。当这种声音传递到手指时,病人往往会将其误以为是指关节的问题。病情较重的病人,指关节僵硬,无法进行弯曲和伸展。根据中医理论,如果手部用力过猛,造成血液淤积,筋脉阻塞,或者是感冒,都会导致血液凝固,无法滋养经脉,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腱鞘炎的治疗及预防
腱鞘炎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非正规治疗主要有药物、物理治疗和封闭等方法。比如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塞来昔布、布洛芬。如用针灸治疗,可以在肾俞穴、环跳穴、委中穴等穴位上进行针刺,每天1次,每天10次为一个疗程。在临床上,尤其是使用的是封闭治疗,对于缓解初期的疼痛和无菌性的感染有很好的作用。对于有长期硬结或弹响的中、重型病人,采用封闭治疗并不能完全缓解卡压性的临床表现,并且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对于一些经保守治疗后出现了反复发作或者是打了封闭针后出现了反复发作的情况,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但因其创面大,病人不易承受,且易造成伤口感染、瘢痕形成及手指神经损伤,导致手指坏死,故目前临床上使用甚少。中药小针刀术具有微创,疼痛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病人首选的手术方法。医师将用小型的针刀将增厚的、狭窄的肌腱切开,然后将肌腱切开,使受累的肌腱松弛。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必须住院做手术。
预防:初期的手指有轻微的浮肿,应该减少手指的运动,多运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可以选择热敷、电磁疗等方式来延缓病情的发展,或者是加快病情的恢复速度,同时也要避免频繁的揉搓。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手指尤其是大拇指的重复运动,避免因肌肉过于用力而造成肌肉拉伤;在使用硬质物体时,要戴上手套,以免造成肌腱的损伤。要注意防止手指损伤,特别是大拇指的过度伸展拉伤;如果出现红肿和疼痛,就要立即去医院治疗。对手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要频繁地用凉水来刺激自己的手指,以预防感冒,减少病因。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彭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