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白内障一般都发生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以后,或青光眼绝对期,主要特点为视力下降。多发于老年人,可以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鉴别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仔细观察比对。
青光眼症状
青光眼白内障的症状为视力下降,在青光眼发作的时候可能出现眼部充血、眼部疼痛、发红的情况,看点状光源的时候可能出现七彩光晕。
视力下降:对于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来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视力下降的情况。
青光眼发作症状:眼睛发红、充血、眼部疼痛。如果患者感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发作症状,就表示患有青光眼性白内障。
其他症状:除了典型的病症以外,可能会感觉恶心、眼部干涩、头痛、呕吐等情况。
青光眼治疗
青光眼治愈比较困难,治疗都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尽可能恢复患者视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治疗,主要就是结合患者病情的不同之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①单纯进行青光眼的治疗手术。
②单纯白内障手术。
③联合手术:适合前房较浅、眼压升高的白内障患者。这一手术方式能解决因为白内障导致青光眼的致病因素,降低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率。
④超声乳化技术:对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改善患者视力的作用,确保患者眼压稳定性,促进内皮细胞生长,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问题发生。
青光眼发病/手术后果
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较为常见,属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简单来说为视野缩小、视力下降,一直到患者失明,是青光眼不能避免的结局。
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也属于青光眼的表现,只要眼部有表现症状,被确诊为以上病变,如果没有及时诊治也会有生命危险,
白内障:白内障与青光眼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青光眼可能引发白内障。在白内障的发病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脱离:属于青光眼手术以后的并发症,术后眼压急剧下降,失去对视网膜的支撑作用,使得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视野受损、全盲。
炎症感染:术后如果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出现眼内感染。轻者手术失败,严重则会继发葡萄膜炎需摘除眼球,防止炎症全身扩散。
青光眼危险因素
青光眼之所以患病,与患者眼睛的局部结构、遗传、年龄、屈光有直接的关系,具备这些因素的人就是青光眼高危人群,可能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急性发病。
解剖因素:前房比较浅、眼轴比较短、晶体比较厚,会使得前房角狭窄,眼压升高、房水排出存在障碍、形成青光眼。
年龄、性别因素:开角型多发于30岁,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的患者,占据青光眼患者的70%左右,女性数量高于男性。
遗传因素:青光眼大都是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占据发病人数的15%-45%,亲属发病率大约为4%-15%。
屈光因素:对于屈光不正的患者来说,存在发病率较高的特点,近视1/3伴有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起居无常、顽固性失眠。
青光眼预防措施
青光眼患者要确保心情舒畅,还要有效避免因为情绪过度激动影响病情发展。青光眼的关键诱发因素,就是长期遭受不良精神刺激的影响,患者的脾气暴躁、情绪易怒、恐慌担忧。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饮食规律,还需要秉持劳逸结合的原则,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中,避免参加剧烈的运动,还要有效保证睡眠质量。对于饮食来说,要保证营养清淡丰富,还要禁烟禁酒、忌浓茶咖啡,对进水量进行有效的把控。
青光眼患者要注重用眼卫生,避免在强光下阅读。在暗室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要确保光线柔和充足,有效避免过度用眼。
妇女在绝经期、闭经期都可能导致眼压升高,所以需要高度重视。经期如果存在青光眼表现的患者,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危险因素者,需要定期接受复查。如果有发病征象,则需要积极的配合治疗,有效避免视功能丧失。
(柳州市工人医院 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