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法和灸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针灸可治疗疾病、改善疼痛,但也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还有一部分疾病,如中风患者如果使用针灸治疗则需要分阶段,如果是脑出血或大范围脑梗患者就不适用于针灸治疗。孕妇孕周3个月时也不适合使用针灸治疗。推拿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指利用手法功力配合经络系统以发挥调整作用,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推拿手法包括滚、磨、刮、擦等,方法众多,并不是简单的拿捏、手推。
针灸可治疗各种痛证、瘫证、内科、妇科、儿科和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可治疗的痛证包括急性腰扭伤、腿痛、头晕、头痛、肩周炎等;瘫证:瘫证包括较多,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瘫、精神发育迟缓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内科疾患:感冒、咳嗽、失眠、腹痛、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妇科:月经不调;儿科:疳积、免疫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包括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失眠、头痛、面肌痉挛、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等,利用针灸治疗可调节体内神经体液,提高身体免疫力,并且也可以发挥一定的镇痛效果。针灸治疗可降低发炎部位的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炎性物质,实现疾病治疗目的。
针灸可治疗呼吸类、五官科、消化系统疾病
利用针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感冒、鼻炎导致的不良症状,可逐步恢复。五官科常见病包括牙痛、口腔溃疡、牙龈炎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利用针灸治疗。针灸可以疏通患者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针灸可以调和阴阳、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好转。其中耳压法是常见的治疗眼科疾病的针灸法,可刺激耳部穴位,进而实现治疗眼病的效果。消化系统常见病包括便秘、胃酸多、十二指肠溃疡、腹泻、急慢性胃炎、食道痉挛、胃下垂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应用针灸治疗,针灸可以刺激身体相应穴位,进而实现调节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胃肠道蠕动,促进病情康复,因此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疗效乐观,针对便秘可选择支沟、照海穴位进行针刺,缓解便秘情况。
推拿适用于哪些疾病?
推拿又被称之为按摩,通过对特定穴位或部位进行不同手法的推拿可发挥活血、通络、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推拿属于一种中医辅助治疗技术,但仅可以发挥缓解症状的作用,无法彻底治疗,推拿技术适用于骨科、儿科、内科、外科疾病等。其中骨科适应证包括椎间盘、颈椎病、各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儿科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等;内科适应证包括头痛、头晕、失眠、胃炎等;外科适应证包括慢性肠梗阻、急性乳腺炎等。推拿治疗适用范围广,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室,并不单仅适用于扭伤、落枕。但需要注意的是,推拿不能被盲目实施,不适用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例如肩周炎发病后早期则不适宜使用推拿治疗,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推拿的目的是防治疾病,是使用手、肌体其他部位接触人体,可利用技巧性的机械动作,采取柔和持久、有力且均匀的手法以达到深透,针对不同的疾病推拿的手法也不尽相同,按摩技巧也不同,均对推拿医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一定要求。推拿的功能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力、舒筋通络、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润滑关节等,也正是因为推拿的效果,所以可以被运用于治疗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颈椎病、腰椎病、落枕、腰扭伤的患者多主观意愿上想选择去做推拿,但其实其他疾病也可以选择推拿,如腹泻、失眠、肥胖、皮肤美容等。推拿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操作容易、无副作用等。
小结
针灸与推拿技术适用于治疗诸多疾病,涉及儿科、口腔科、皮肤科、消化系统、眼科等,同时随着临床中医学广泛开展针灸与推拿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改善症状,缓解身心不舒适状态,减轻不良反应,取得良好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推拿和针灸技术也不能完全根治疾病,还需要同时辅助西医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习惯等措施。
(崇左市宁明县中医医院 卢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