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全社会与医学界均高度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防控问题,而针对高血压患病人群必须积极控制血压平稳,方可提升高血压疾病控制率。
高血压疾病具有心身疾病的特点,疾病受到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包括个性行为、生活事件、社会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方面。高血压患病后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血压稳定,但患者长期居家期间如果未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稳定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可能发展至严重后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威胁患者健康。
国内不少家庭均可能存在高血压患者,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日常护理方法,重视家庭护理干预,在病情未恶化前家属必须尽量辅助家庭中的高血压患者共同稳定病情,只有获得良好的处理方可避免病情进入恶性循环中,帮助患者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这也是家属能够做到的一点。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对应的情绪护理与饮食护理,坚持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戒烟戒酒,维持乐观治疗心态,适当锻炼,日常生活中坚持劳逸结合,统一医疗手段与护理措施,可积极控制高血压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长寿。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如下:患者日常生活中坚持清淡饮食,不可食用过咸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新鲜蔬果,减少高脂肪食物的食用量,尤其是少食用动物内脏,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烹调食物方面不主张采用油炸方法。饮食护理要点包括坚持吃低盐、高蛋白饮食,不可过多食用味精、罐头蔬菜、苏打粉、代糖、酱油、调配好的食品等,以上这些食物可能导致细胞膨胀,并干扰利尿剂的治疗效果。除了烹饪需要减少放盐量外,还需要控制隐形盐分的摄入量,如酱油、咸菜、咸鸭蛋、咸鱼、腊肠、味精、烧烤、酱菜等,还有其他的加工食品等,如罐头、快餐、各种卤制熟食等,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计算食盐摄入量时还需要考虑这些隐形盐的因素。高血压患者多食用含钙的食物,钙可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紧张度,稳定血压。含钙丰富的食物包括花生、黄豆、鱼虾、芹菜、红枣、核桃、蒜苗等。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避免人体被动吸烟,戒酒可减轻酒精对心脑血管的伤害程度。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保持舒畅情绪,有句俗语称“笑一笑,老变少”,实践证明情绪乐观、心情开朗的状态下,人的身心健康状态也相对稳定,反之如果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闷闷不乐、紧张、焦虑、忧虑、斤斤计较则可能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增加血液粘度,不利于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以长时间保持紧张情绪,也不可以情绪过分激动、发怒、急躁,保持心态放松,稳定心理稳定与平衡。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1周最少需要保持中等活动量的体力锻炼至少150分钟,通过运动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血液循环速度,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代谢状态与正常运转。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强调坚持运动对稳定病情具有非常大的好处,指导患者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每日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维持身体能量平衡,控制体重,且可促进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与血液粘稠度、血甘油三酯水平,这些对控制高血压病情稳定十分有利。俗话说体重减少1kg,血压降低1mmHg,事实证明控制体重对多种慢性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等发挥了十分积极的防控作用。此外家庭必备血压计,患者必须每日坚持晨起夜间测量血压值变化,每日记录血压值变化,如果血压水平出现波动则需及时就医治疗。高血压患者每日晨起起床速度需缓慢有序,不可以突然改变体位,也不可以操之过急地起身,主张患者时先睁眼躺5-10分钟,再缓慢离床活动,最好先饮用一杯温开水后再进行体育运动,降低早晨交感神经活性与血液粘稠度,降低猝死风险。
(桂林市社会福利院 阳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