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感冒的同时伴有肚子痛、颈肩痛?有的人会将药店中适合自身疾病的药全都买齐,然后合并用药。不要总想着可以一次性地治好全身疾病,这样多种不同的药物合并使用,难免伤身,还是建议大家对症下药,把握服药的姿势、时间等正确服药方法,才能有效治疗疾病。合理用药有助于身体对药物的充分吸收,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规避和其他药物相冲的问题。
口服药的小奥秘
胶囊类药物
之所以用胶囊制药,是为了改变溶解位置、保护药物,但是制作胶囊的材质为胶质品,若碰到水会变得很软,在服用的过程中,不是粘在舌头上与喉道上,就是附着于食道壁上,引起溃疡,因此在喝水送服胶囊期间,要多喝水,至少喝300ml的水,从而确保药物可以到达胃部位置。与此同时,在下咽时还要轻微地做低头动作,更利于胶囊送服。
片剂类药物
片剂类药物是大部分口服剂型中最常见的,一般只需150-200ml的水送服。如果喝太多水,就会对胃液造成稀释作用,加速胃排空,对药物的吸收不利。
颗粒冲剂类药物
颗粒冲剂类药物,如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益母草颗粒等,这些均是用水冲服的,用水冲开以后就是煎好的汤药。根据煎制汤药的方法,在煎药的过程中,各付中药需要煎2次,每次用水须150-200ml,分2次服下。因此,我们在平时和中成药冲剂时每次用水150ml即可。好比感冒清热颗粒,可使用160-180ml的水冲服。此外,还必须要区分好中西药的散剂,如蒙脱石散用50ml水冲服就可以了。
注意口服药的姿势
有的人习惯坐着服药,有的人喜欢躺着服药,那么哪一个才是最正确的呢?实际上,适宜站着口服用药。躺着服药会让药在食管与胃中溶解,降低疗效,从而危及食管。站着服药会使药顺着食管进入肠道,在肠道中分解药效,从而扩散至全身,有利于身体尽快恢复。对于小儿用药,不可捏鼻子喂药,不然容易让药物呛进气管,若情况较轻,可引起咳嗽,若情况较重,则可能造成窒息。
合理用药很重要
依照药物的特性来确定服药时间。比如,多酶片属于助消化药物,宜饭前服用,可促进胃液分泌,使人食欲大增。
针对风湿痛的用药。早上是风湿痛发作最重的时候,但布洛芬与阿司匹林主要在上午服用才易于吸收,疗效比晚上服药还佳。要想避免患者在早上疼痛剧烈,适宜每天三次服用,早上适当地增加剂量,把间隔时间延长,晚上减少用量,晚上睡觉之前增加服用次数即可。相同的服用量,只要灵活运用,便能弥补早上药物浓度的缺陷。
针对心力衰竭的用药。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服用强心利尿药应把握好时间。据相关文献报道,上午8点-10点服用地高辛,血液浓度上升缓慢,且峰值低,但是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而在下午3点-4点服药,血液浓度上升较快,峰值也很高,但其生物效应较低。因此,有人认为,最好将服药时间挪到上午,既能增加疗效,又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哪些水不能送服药物
不宜用饮料送服药物。比如,果汁等饮料中含有酸性物质,能使药物还未进入肠道就提前分解,不利于药物充分吸收,并且果汁与药相互作用会降低药效,特别是感冒药。比如,可乐和咖啡不能与布洛芬一起服用,否则会刺激肠胃。
不宜用牛奶与茶水送服药物。牛奶中富含脂肪酸及蛋白质,能让药品局部构成薄膜包裹,弱化药物的吸收作用,而且牛奶中含有钙磷酸盐,相互作用会生成难溶性沉淀,影响肠胃消化功能。
不可破坏药物形态
任何药物的大小、形态都是有一定的规格标准的,如糖衣片,外层有红色、黄色或蓝色的糖衣包裹,不可破坏药物的糖衣,更不能掰开按半个服用;如胶囊胶质壳,有的胶囊因里面药物颗粒或粉末过苦,所以才采用外壳包裹,若拆散胶囊服用,就失去了其本身对药物的保护功能,服用起来也会造成恶心,被胃酸溶解,进而降低药效。
总而言之,不同药物都有各自的小奥秘,只要找到这个小奥秘,再遵循疾病发作的规律,合理用药,注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服用剂量等,就能安全用药,进一步获得理想的疗效。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谭盛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