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家长第一反应便是千万别是肺炎啊!小儿肺炎发生后应该怎么护理?具有哪些具体措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肺炎概念
小儿肺炎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小儿肺炎指的便是儿童肺部出现炎症,从而引起儿童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在临床医学中肺炎是外界的寄生虫、微生物、细菌等由上呼吸道,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使得终末气道和肺泡以及肺间质产生炎症,引起肺炎的发生。而我们身体中呼吸系统本身具有强大的防御机制,普通的一些小感冒并不会引起肺炎发生,当我们身体免疫力处于较低的状况,或者呼吸道一些结构存在异常,或者感染的病原体细菌强度比较大,才会引起肺炎的发生。
小儿肺炎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小儿出现肺炎后,容易出现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其心率可达180次/分,呼吸较为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可超过60次。如果宝宝出现心力衰竭这些症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通常使用强心剂、利尿剂进行治疗。
呼吸衰竭:小儿发生肺炎有,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病情危重的时候,心率会出现异常,甚至出现昏迷和抽搐等表现。
缺氧性脑病:肺炎导致患儿呼吸困难,重度缺氧的时候,小儿可能会出现呕吐、嗜睡等表现,还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的昏迷惊厥。脑病这类并发症来势凶猛,病情较为险恶,导致病情变得十分复杂,导致患儿死亡率极高。
中毒性休克:小儿发生肺炎后,体温可能会猛然上升到40-41℃,或者体温猛然下降,使得患儿出现寒战、多汗等症状,血压也会随着下降,甚至无法监测到血压,还可能给身体中其他器官造成损伤。
中毒性肠麻痹:患儿可能会出现高度腹胀、呕吐、便秘和不放屁等症状,然而腹胀会对患儿的心脏和肺等器官起到压迫,使得患儿出现严重性呼吸困难;腹部肠鸣音消失,呕吐物的颜色为咖啡色,经过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肠管处于扩张状态,肠腔内出现气液平面。
小儿肺炎家长护理要注意哪些
监测体温:小儿得了肺炎,除了有咳嗽之类的异常表现之外,高热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因此,家长在宝宝生病的期间,需要对体温进行频繁的测量,如果宝宝出现体温升高,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拭、退热贴、退烧药等多种方式达到退烧的效果;如果宝宝持续高烧不退,使用各种方式无果,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准医嘱进行用药。
补充水分:肺炎会导致小儿咳嗽,通常宝宝会出现口渴的症状,这时家长需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宝宝处于发烧的时候,更容易感到口渴,有助于缓解这些不适的症状,因此,多补充水分对宝宝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一些儿童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盐水,让宝宝喝下,有助于补充电解质。
饮食要清淡:小儿肺炎会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的症状,会直接影响食欲,家长给小儿准备的食物要清淡一些,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给小儿吃一些牛奶、粥类的食物,尽量不要吃一些油炸、碳烤的食物,更不能吃寒凉的,比如冰淇淋等食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及时免疫接种:家长带宝宝接种肺炎疫苗,能够让宝宝身体产生抗体,能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因此,在宝宝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带宝宝去接种疫苗。流感也会导致宝宝出现肺炎,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w后,我们的身体中会产生抗体,大约6-8个月后,抗体开始缓慢衰退,6月以上的宝宝,并且没有什么接种禁忌症,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适度的运动:家长最好让宝宝参加各种各样的室外的活动,多晒晒太阳,可以增强身体中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我们需要保持家中空气的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如果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会不断增加,还会使室内温度上升,容易滋生细菌,宝宝机体免疫力不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呼吸道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导致肺炎的发生。
(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卫生院 杨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