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且比较复杂的关节炎,病人常常会在晚上突然感觉到关节疼痛,而且病情很快,而且还会有剧烈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的感觉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层,尤其是男性。
痛风形成的原因
不良饮食:如果经常喜欢吃一些含嘌呤较高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或海鲜,食物在体内降解后生成尿酸。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导致尿酸水平增高,就有可能会诱发痛风。
饮酒:如果长时间过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当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可能会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可以过量饮酒。
药物:如果经常服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肾脏尿酸排泄能力异常,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并诱发痛风。如需长期使用利尿剂,用药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出现异常情况要配合医生治疗。
痛风的症状
皮肤变化:炎性反应的特点就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多痛风的朋友都是等到痛了才意识到,而事实上,关节部位出现的红、肿、热、痛等症状,一般都会出现在疼痛之前,这也是痛风复发的前兆。此外,对于有痛风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病人,当血尿酸水平升高或降低时,也有可能引起周围皮肤瘙痒、剥落。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因为血尿酸的不稳定,如果不及时治疗,痛风就有可能再次复发。
关节痛:痛风病第一次发作时,通常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单一关节疼痛,多集中在大脚趾。随后的攻击可以牵涉到多个关节,例如脚踝,膝盖,手腕和肘部。这种痛苦常常出现在病人睡觉的时候,以前没有症状,或者是病人喝了太多的酒。
发作频繁:在第一次发作的时候,痛风的症状一般仅有数日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下一次的疼痛可能会持续数个星期。最后症状消失,病人的关节功能在两个阶段都恢复了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缓解的时间逐渐缩短,且在一年中出现更多的症状。
水肿:慢性痛风最易累及肾脏,对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肾功能不全首先表现为眼睑、面部浮肿,继而表现为双下肢水肿,最后表现为全身水肿。所以,即便是没有明显的关节表现,但一旦有水肿,也要高度重视。
痛风的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
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饮食,减少饮酒,多做运动,同时要注意减肥,避免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海鲜,动物内脏,牛羊鱼肉,豆类,贝壳类,酒类,高碳酸饮料,果汁等。要注意,饮食管理并不能取代降尿酸的药物。
其次,应注意对与痛风有关的共患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该药可以在24小时之内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是临床上的首选药物。其副作用以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反应最为普遍,有上述症状的病人不宜服用,或需遵医嘱服用。
秋水仙碱:对于痛风,特别是在重度和急性期,至今还没有特异的药物。这是一种从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对老年人、胃肠道疾病、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应该减少服用。结论:秋水仙素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与给药剂量有关,给药后比静脉给药安全。这种毒素一般会在服用或者注射后3-6天内产生潜伏期。
激素类药物:严重伴有全身症状而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或合用激素。但由于停药后容易出现反跳现象,故撤药过程中应逐渐减量,减少症状反弹。
预防痛风
少吃海鲜: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海鲜的时候也多了,但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比如海参、生蚝、鲭鱼、鱿鱼、墨鱼、小鱼干等,对痛风者来说,最好不要吃,免得尿酸水平升高。
多吃碱性食物:建议平时多吃些碱性食物,利于控制尿酸水平,生活中,海带、白菜、黄瓜、茄子、香蕉等都可以适当吃些。
少吃动物内脏:每100克动物内脏中含有150-1000mg的嘌呤,是所有食品中含嘌呤最高的食物。比如猪肝、牛肝、猪小肠、脑、胰脏等。建议痛风患者最好不要食用。
(贺州市中医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左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