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属于外科中的常见疾病,化学、物理、生物、机械等因素均会引起损伤。损伤的发生是外界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的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损伤轻者不会出现全身症状,而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掌握更多损伤相关的急救护理知识,及时准确抢救患者。
检查
首先要检查受伤部位是闭合性还是开放性的损伤,是单一还是多处伤,以及是否危及生命安全。后要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根据呼吸的深浅度、频率呼吸音以及双侧的胸廓扩张情况进行判断。后要检查循环系统,根据伤者面色、精神状态、生命体征以及肢体的温度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出现。然后检查神经系统,依照AVPU法进行简单有效的评估,其中A是清醒,对声影有反应,并对时间、地点、人物有认识;V是病人对声音有反应,而对人物、地点、时间以及认知不全;P是患者对疼痛性刺激有反应;U是患者意识丧失,同时还要检查瞳孔形状、大小以及对光反射和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护理
急救
在急救时要遵循保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首先要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紧急问题。
(1)去除致伤因素避免继续损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主要措施。严重多发性损伤病人多伴发呼吸困难和窒息,患者呼吸道必须保持通畅,遇有合并头面部损伤者,要彻底清除呼吸道内的血块、异物;遇有喉头水肿,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夹出。对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心跳骤停者,要尽量快速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
(3)控制外出血:出血多、出血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病人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因此应立即止血。
(4)快速补充血容量:立即开放静脉通路,用静脉套管针迅速建立2-3条经脉通路以保证输血输液通畅,对静脉穿刺困难者应及时静脉切开,在前30分钟内输平衡盐液1500-2000ml,以保证重要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然后输入胶体液、全血。
(5)有效固定骨折、关节脱位:对于存在关节损伤或骨折的患肢用夹板或就地取材临时固定,注意肢端血运。疑有脊柱骨折者,以平托法或滚动法将其平卧在硬板床或硬地上。
(6)搬运转送:经现场急救后,应迅速将患者转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过程中,要保持适当体位,尽量避免颠簸,防止再损伤。同时保证有效输液,给予止痛,预防休克。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等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体位和局部制动
较重损伤者应卧床休息。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循环。患肢抬高可减轻肿胀。伤处适当制动,小范围的软组织挫伤,伤后早期局部冷敷,以减轻组织内出血,24小时后可热敷和理疗,以利于炎症消退。对于血肿较大者,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积血后加压包扎。
饮食与营养
有开放性伤口等需迅速手术的患者应禁饮禁食,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对严重损伤者,应遵医嘱输液输血,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伤后血清钾浓度常有高低波动,应及时测定和做心电图检查,纠正钾的紊乱。
防治感染
尽早对伤口实行无菌术处理,并根据伤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尽量早用,达到预防用药的目的。开放性损伤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需要重点监测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皮肤色泽等情况。对颅脑、胸、腹部损伤者,要注意瞳孔、反常呼吸、腹膜炎等相应的体征。对挤压伤者,应观察其尿量、尿色、尿相对密度,以判断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各器官功能
对严重损伤者,除了积极处理局部,还要考虑其对全身的影响,密切观察,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加强心、肺、肾、脑等器官功能的监测,这是减低死亡率的关键。
加强心理疏导
因患者伤势比较严重,同时又需要紧急手术,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很多患者都难以接受,又因一些检查会带来痛苦,进而导致患者产生恐惧感甚至绝望,对此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积极鼓励和安慰患者,缓解患者恐惧的心理,并严密观察病情。
(桂林市中医医院 彭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