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性惊厥
惊厥即指抽搐,俗称“抽风”“惊风”,而热性惊厥是一种由发热所致的症状,在6个月至5岁这一年龄段的宝宝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一般情况下,由发热所致的热性惊厥,在宝宝发热24小时内便可发生,若热性惊厥发作时间延长至发热3天后,那么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引发惊厥发作的原因,尽早予以对症治疗。热性惊厥的病因复杂多样,多与鼻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急性肠胃炎、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相关,主要致病因素为病毒感染。
热性惊厥的表现与危害
发生热性惊厥的主要表现
当宝宝发生热性惊厥时,多伴有翻白眼、双眼凝视、口唇发绀、意识下降或丧失、四肢强直抽动,还可能出现口吐白沫及口角抽动等不适症状。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较短,基本不超过5分钟。根据发作次数的不同,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型与复杂型两种,其中,单纯型在一次发热过程中仅发生一次惊厥;而复杂型在24小时内可能反复多次出现惊厥发作,且单次发作时间长达15分钟。
发生热性惊厥的危害
单纯型热性惊厥一般不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而复杂型热性惊厥由于发作频率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若不能及时予以宝宝有效的治疗手段干预,则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诱发癫痫,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家长应如何护理
正确处理方式
保持冷静,及时观察宝宝情况,将宝宝转移至平整的床面或地板上,迅速移走宝宝周围的坚硬或尖锐物体,保证其处于安全环境中。
合理调整宝宝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将宝宝身上穿戴或包裹的过紧衣物适当松解,避免影响宝宝的呼吸。
检查宝宝口腔内部是否存在唾液、分泌物、残渣等异物,避免发生误吸;同时使用柔软毛巾或棉布将宝宝唇周异物清理干净,切忌直接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探入宝宝口中清理异物。
注意记录宝宝发生热性惊厥的时间、发生惊厥时的表现以及惊厥持续时间等基本情况,便于就诊时准确向医生描述宝宝病情,为医生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若家长担心自己无法正确处理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待宝宝惊厥结束后,尽快带领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错误处理方式
在宝宝发生热性惊厥时,禁止将手指、棉签、勺子、筷子等物品塞入宝宝口中。
禁止随意拍打或摇晃宝宝。
禁止在宝宝惊厥发作期间给其喂水或喂药,以避免操作不当而引发误吸。
禁止紧紧抱住宝宝,或在宝宝抽搐时强行制动,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禁止将宝宝置入水中降温,这样极有可能增加发生窒息的风险。
禁止在宝宝惊厥发作时立即抱着孩子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因快速奔跑而导致宝宝呼吸不畅;同时也不能因为惊厥停止就置之不顾,反而应当尽快将其送往医院,以查明原因。
如何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
对于还未出现发热的宝宝,家长应当重视以下方面的管理:
根据临床建议,及时带领宝宝前往医院接种相关疫苗,增强宝宝对某些病原体的抵抗能力,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风险。
在日常护理期间,制定个性化饮食管理计划,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此外,还应带领宝宝参与多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正在发热的宝宝,应尽早采取以下措施:
在宝宝发热早期(体温达37.5℃左右),可通过使用温水擦洗宝宝局部皮肤,擦洗时保持力度轻柔、缓慢拍打,避免反复大力摩擦皮肤产生热量或损伤宝宝皮肤。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在采取上述物理降温措施干预的同时,还可遵循医嘱给宝宝服用退热药物,促使体温尽快下降,阻止宝宝病情加重,待宝宝体温恢复正常后,及时停止用药。
小结
随着居住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宝宝发热的危险因素也逐渐增多,为了尽可能避免热性惊厥的发生,家长应重视对宝宝日常生活的监护,予以其科学合理的日常护理。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莫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