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对小孩来说非常常见,这也是孩子身体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父母遇到孩子发烧不必过于担心,以免走入误区。
孩子发烧了吗
常规而言,耳温枪测量体温高于37.5℃,部分孩子会有身体不适的情况。这时,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体温达到38度以上,表示孩子真的发烧了。如果孩子只是38℃左右的微烧,但精神状况良好,可不必过于着急,可在家先行照顾,不需要吃退烧药,只需要给孩子提供流质的食物,补充水分,根据孩子的症状判断发烧原因。如果孩子向家长抱怨自己不舒服,或者体温高于39℃,应该给孩子吃退烧药,吃完退烧药后,不管是否有效,一定要及时就医。
孩子发烧的护理误区
一发烧马上退烧
孩子一旦发烧,家长心里着急,会想办法尽快退烧,但这并非明智之举。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只是提醒身体某个部位生病了,是疾病的表现。如果孩子刚开始发烧,就用退烧药降温,会降低孩子自身的抗病能力,还会因为退烧掩盖病情,营造假象,影响查找发烧真正的元凶。当然,体温过高会增加身体内在消耗,特别是婴儿,容易导致水分蒸发、脱水,诱发高热、抽风。因此,放任发烧也是错误的。
并用多种退烧药加快退烧
每种药物发挥药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尽快退烧,父母心急,给孩子混合多种类型不同的退烧药,短时间内没退烧,又叠加剂量,多次服用,甚至使用栓剂。各种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不一样,混合使用多种药物可能会导致药效重叠,退烧太猛,孩子出汗过多、虚脱,或致使体温下降至36℃以下,诱发低体温,产生新的问题。
洗澡会让孩子着凉
孩子发烧,医生建议给孩子洗温水澡。可是,许多家长认为,洗澡会让孩子着凉,出汗后不敢给孩子洗澡。其实,发烧时给孩子洗温水澡,可以清洁皮肤,避免汗腺阻塞,利于散热,也可以降温,这是一种物理降温方法。只要室温达到一定程度,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吹风,孩子是不会着凉的。同时,也可用酒精给孩子擦拭身体、降温。
误以为清热解毒药就是退烧药
大多数家长误以为,孩子发烧就是上火,孩子一发烧就选择使用清热解毒药物。中医针对退烧有多种方法,例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养阴清热等等,具体治疗时需要对症治疗,用得不对,会起反效果。清热解毒药大多苦寒伤身,孩子使用后容易拉肚子。
滥用抗生素
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消炎药和抗生素可灭杀致病菌。盲目使用消炎药,这是不正确的。孩子发烧的原因很多,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如果不明病原菌滥用抗生素,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损伤孩子的肝肾功能,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利于康复。
打针、输液退烧效果好
事实上,输液治疗效果并不比口服好多少,输液物质大部分为水、糖、盐、抗生素或加维生素,与口服药物成分基本一致。只要孩子消化道正常,不必通过打针、输液的方式。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需要7天左右的病程,输液也不能缩短病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输液。只有出现持续不退的高烧,身体状况差,饮食欠佳时,才需通过静脉输液。
多吃高蛋白食物、补充营养
孩子发烧,整个人没精神。家长考虑孩子与病魔斗争,消耗精力,喜欢给孩子喂食营养丰富的肉汤来补充营养。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发烧会增大机体的消耗量,给孩子补充营养是对的。但是,大量补充高蛋白食物不可取。高烧会降低胃内的消化酶活性,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吃荤食不仅无法吸收,反而会引发呕吐、腹泻,对退烧不利。孩子发烧时,应少食多餐,选择流质、半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含水量高的水果。
烧退了就是痊愈了
发烧是人体的本能保护性反应,发热时体内抗体增多,白细胞同时吞噬功能和肝脏解毒功能增强,可帮助机体消灭病原菌。发烧能够帮助机体抵御疾病,只要疾病存在,机体就会自动发热来抵抗病毒。所以,不管烧退与否,都不能代表疾病痊愈或尚未痊愈。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覃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