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原因之一。在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达22.6%,患者大约8800万。家有老人的,一定要对此问题予以重视。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组疾病,也就是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特点是骨骼中的各种成分减少,主要是骨组织量的减少,该症状主要是由矿物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的原因是骨骼中的成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导致骨密度下降。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全身骨骼疼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腰背痛。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很有可能会发生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骨质疏松的危害
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导致其肢体活动受到限制。那么,具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骨脆性增加
轻微的骨质疏松一般很少会产生异常的感觉,但随着钙元素流失的越来越多,骨密度也会逐渐下降,此时骨脆性就会逐渐增加,患者开始有腰酸背疼等情况。如果骨脆性增加没有及时得到改善,还会出现关节疼痛,甚至是全身骨骼疼痛。这种疼痛的现象,就是骨质疏松造成的,一定不能忽视。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出现之后的危害是比较多的,其中胸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出现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再加上其不容易被发掘,很容易会出现漏诊。压缩性骨折如果比较轻微,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症状,情况严重才会出现腰酸背痛等情况。因此很多人误以为是过度劳累所导致,在患有其他疾病去拍片才知道这是压缩性骨折。
行走困难
每个人骨质疏松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患者病情比较轻微,不需要过多担心;有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会出现行走困难、翻身困难等症状,使其正常的内脏功能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出现食欲不振,导致患者出现便秘、严重腹胀等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该如何防治
骨质疏松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骨质疏松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摄入低盐含钙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推荐每天摄入300ml的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切记要减少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
保持充足日照
在每天上午的11点-下午3点之间,应该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在太阳下晒15-30分钟左右,每周进行两次,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保持运动
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或康复治疗,例如行走、慢跑、瑜伽、舞蹈以及乒乓球等。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注意少做一些旋转或屈曲的运动。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
钙制剂 钙制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药物,其使用的钙源主要有碳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在维持机体钙的代谢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药物 仅仅依靠补充钙剂来治疗骨质疏松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用其他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①抗骨质吸收的药物,包括降钙素,可以大大减少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的流失。另外,还可以明显缓解骨质疏松、骨折诱发的疼痛。②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常见的有双膦酸盐类,可以很好地抑制破骨细胞,从而抑制骨的吸收,常用的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③性激素补充剂。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针对绝经的症状,可以给予抗骨质疏松的患者补充雌激素。代表性药物为雷洛昔芬,可以较好的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物理治疗
患者在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物理治疗的方式来进行介入治疗。采用针灸、热敷、推拿、脉冲电磁场的刺激疗法等物理治疗方式,都可以起到增强肌力、促进神经修复以及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韦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