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是十分常见的微生物,虽然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可能存在各类病毒,但这些微生物在平时是无法侵入人体,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但一旦人体出现异常,如,外伤、身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后,这些微生物就可能会入侵人体并造成感染,从而引发各类疾病。当人们在接受常规体检时,其中有一项就是微生物检验,通过这种手段来发现人体内是否存在微生物,为疾病的防范、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微生物检验的作用
确定病原体的存在和种类 微生物检验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发现受检者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并发生了感染。在检验后,医生就能根据检验结果来判断受检者体内是否存在各类病原微生物,并判断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不同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在治疗时就需要医生针对性的使用药物,因此,微生物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确定病原体的耐药性 通过微生物检验,医生还能更好的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部分病毒和细菌,由于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可能会存在耐药性,而这多是由于治疗过程中药物滥用所导致的。而进行了微生物检验后,医生就能更好的对药物进行使用,从而保证疗效。
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 微生物检验对于后续的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也有着重要作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接受微生物检验,医生就能通过检验结果来判断患者体内的微生物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结果来判断治疗效果,从而不断的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治疗始终处于较为良好的效果中。同时,在治疗流程完成后,进行微生物检验也能有效了解到患者体内是否仍然存在病原微生物,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疾病研究和预防 进行微生物检验,还能帮助医学专家们对疾病进行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并找到其发展规律。而这也能让医学专家们能更好的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应对一些公关卫生事件时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微生物检验的方法
目前微生物检验首先要进行样本采集,多数人在常规体检时应该都有过将小便和大便当做标本交给医生的经历,而这些大便一般都是被送到微生物实验室接受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标本。而不只是排泄物,血液、唾液、脑脊液、皮肤刮片等等也都可以当做标本使用,具体需要采集何种标本,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症状来合理选择。
在收集到样本后,多数的微生物检验都会使用微生物培养这种方法。该方法是将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上,之后对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试验,从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还出现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药敏试验等微生物检验方法。
患者的注意事项
在检查之前,患者首先要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疾病的情况对其提出如,禁食、暂时停止服用某些药物、不能食用某些食物的要求,这对于提升标本的质量,保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检查之前,患者也要将自身的身体情况、病史、饮食情况等都全部对医生告知,以便医生做出精准的判断。
在取标本时,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在采集时一定要使用医生提供的正确容器采集,并且要保证容器的清洁和采集过程规范,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在采集过程中污染样本,避免检查结果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且在采集过程中,由于部分疾病可能存在传染性,在采集时和采集后,都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在采集时要指导患者自行采集,在采集后患者应该马上对身体、手部进行清洁,并密封容器,避免疾病传染。
因此,患者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微生物检验在疾病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积极的配合医生检查,正确的进行样本采集,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医生进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撑。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苏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