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具有较多的并发症等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心理、机体均造成伤害;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那么作为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自我护理呢?
测量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日的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先学习如何正确的进行血糖测量,并明白每天需要在什么时间段里进行血糖测量;同时每次测量血糖的时间和数值,我们可以使用小本子进行记录,如以下格式,如:xx年xx月xx日,空腹血糖或者餐后2h血糖等,后面填写数值。这不仅仅能够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同时在就医的时候,可以拿给医生看,了解血糖控制的准确情况。
正确应对低血糖:生活中出现出汗、心慌、面色苍白、发抖、饥饿、乏力、头晕等症状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时候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当我们出现低血糖的时候,我们可以立即喝一杯糖水,或者吃一些糖果、巧克力等,吃完等待一刻钟的时间测量一次血糖,如果血糖数值、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的,或者变得更加严重的时候,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足部护理:对足部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测足背、足底、脚丫,每一个部位都需要仔细的观察,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是否正常,末梢循环是否正常,足部有没有出现损伤、水肿等情况,同时还观察运动反射是否正常,进行一个初步的自检工作。洗脚的时候需要控制水温,温度最好不超过37℃,最好不要一次性长时间的洗脚;在洗脚前,先试探水温。完毕后,用柔软的毛巾将足部擦拭干净,尤其是脚丫间隙的水渍。当干净皮肤比较干燥的时候,可以涂抹一些身体乳、凡士林等进行保湿。每次洗完脚后,对足部进行检查,看一看皮肤有没有破损的现象,有没有水泡、鸡眼等。
修剪指甲: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将脚指甲留很长,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修剪,同时不能够剪的过深,可使用磨甲刀进行打磨圆滑;若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或者视力不好的患者,需要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完成,最好不要自己剪,避免出现皮肤破损的想象,可能容易引发感染等风险。
选择鞋袜:糖尿病患者需要选择透气的袜子,合脚的鞋子,最好不要穿凉鞋、拖鞋出门,为了降低足部皮肤受到损伤的风险。
赤脚走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不要打赤脚走路,避免异物将脚步皮肤划伤。最好不要过度走路,容易出现水泡,当出现水泡的时候,最好不要擅自将水泡挑破,前往诊所、医院等专业的地方进行处理。
电热毯、热水袋等制热的工具的使用:当冬天来了的时候,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糖尿病患者不要使用电热毯、电热水袋这样的物品,避免烫伤。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的足底感觉并不敏感。
运动:患者在机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打球等运动,切忌运动量不宜过大,每天坚持1h的运动量,并且长期坚持运动。
科学饮食:根据患者病情、机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能够做到饮食均衡,并且食材多样化,主要以低盐、低脂、低糖等因素为主要核心。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总摄入量,不能一次性吃太多,每次少次一些,一天可以多吃几餐,一天除了正餐外,可以添加一些小食。患者可以吃一些全麦面包、燕麦片,因为这些食物含糖量较低。还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能够促使胰岛素分泌,能够感到饱腹感。还需要减少脂肪的摄入:尽量减少奶油、黄油、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还要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酒量,最好能够将酒戒掉。
生活规律: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因此,我们的生活规律尤为重要,做到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我们身体中的糖能够更好地代谢。还要养成每周按时测量体重的习惯,根据体重的变化情况,对饮食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