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全麻手术后麻醉复苏期悉心护理,关怀守护 - 数字报刊系统 全麻手术后麻醉复苏期悉心护理,关怀守护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 护士在手术中的作用 肛瘘的术后护理 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麻手术后麻醉复苏期悉心护理,关怀守护

一般护理

全麻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将在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与护理。需要专人看护,并给予吸氧,连接多功能监护仪,适当调整患者的体位。危重症、重大手术患者,必要时可以使用约束带,预防风险事件发生。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要与手术室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了解手术情况。同时做好各种输液管道、引流管道的固定,维持导管通畅,确保输液、引流的顺利进行。对于置留尿管的患者,还需要及时清理尿袋中的尿液,并做好出入量记录。护士要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间隔5至10分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做好护理记录。

维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麻醉药物会抑制吞咽反射,加上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为了避免恶心呕吐引起的误吸入、窒息,需要采取去枕平卧位,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呕吐物。由于肌松药物会导致肌肉松弛,可能引起舌后坠,造成气道阻塞,因此需要托起下颌,或者是使用鼻咽通气导管,预防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喉痉挛也是全麻复苏期的常见并发症,若发现喉鸣音时,需要及时救治,给予10-20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0ml加氨茶碱注射液0.25g静脉滴注,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加压给氧干预。室温控制在22-25℃,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气管导管妥善固定。在机械通气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口唇、甲床颜色,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听诊呼吸音有无不一致的情况。机械通气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吸痰:

①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

②听诊发现患者出现痰鸣音;

③呼吸机出现高气道压警报;

④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下降时。

在吸痰之前需要给予纯氧吸入5min,在血氧饱和度达到99%以上时,才可进行吸痰。吸痰最多可连续进行3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吸痰结束后还需要给予100%氧吸入2min,之后再进行机械通气。吸痰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穿戴好防护手套,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要妥善处理,不能重复使用,预防肺部感染。若痰液粘稠,可以采取雾化干预的方式。雾化干预有助于稀释痰液,从而提高吸痰效果。若喉头水肿严重时,需要及时切开气管。

维持循环稳定

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容易出现循环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低血压是全麻复苏阶段的常见并发症,多由于血容量不足、麻醉药物积蓄引起,因此可以及时补充血容量,遵医嘱使用血管活血药物,同时要观察患者用药之后的面色、引流物颜色与性质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麻醉恢复室的医护人员需要做好病情观察,观察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手术切口出血情况,及时排出各种风险因素。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鉴别诊断,对症处理,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维持体温正常

术中低体温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抑制体温中枢的调节作用、手术室温度过低、术中输血输液或术腔冲洗导致热量丢失、手术时间长或切口暴露面积大等因素引起,容易引起术后寒战。寒战主要表现为患者主诉身体发冷、打颤等症状,需要注意术后保暖,可以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放入患者的被子中,也可以使用暖风机。

安全管理

躁动、谵妄是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时期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会造成较多的风险事件,例如出血、坠床、导管脱落等情况,因此需要做好安全管理,避免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干预,在使用镇静剂时,需要做好镇静评估,合理调整镇静药物使用。同时随着麻醉药物的消退,患者会感到切口疼痛,而疼痛可引起身心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升高、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改变,因此术后还需要做好镇痛措施,从而减轻疼痛刺激。

拔管护理

全麻患者在麻醉复苏之后,对于符合拔管指征的患者,需要脱氧观察5-10分钟,若血氧水平正常,可及时拔管。拔管后还需要给予面罩吸氧,观察患者的血氧状况是否正常。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以及时送回病房。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胡  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