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化脓性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肛瘘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肛周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不畅,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肛门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瘘管。肛瘘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成年男性中更为常见。
肛瘘的主要症状
肛瘘的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的红肿、疼痛、瘙痒和分泌物增多。在病情加重时,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肛瘘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通常表现为胀痛或跳痛,在行走或坐下时疼痛加剧。
诱发肛瘘的四大原因
便秘:大便干结导致黏膜破溃,易发生感染,诱发炎症,一旦感染,长出脓包可引起肛周脓肿,继而发展为肛痿。
腹泻日久:长时间刺激导致肛隐窝发炎,稀便也易进入肛隐窝,诱发肛周感染。经常腹泻的人,便后擦拭,难免会损伤肛门黏膜也可引起炎症、肛周脓肿并发展为肛痿。
辛辣饮食:喝酒,吃辣,刺激性很强,粪便从肛门处排出,刺激肛门瓣及肛窦,引起直肠粘膜充血,损伤肛门。
久坐久站:长期久坐久立者血液循环减慢,静脉回流受阻,发生肛门疼痛、流血甚至便血等现象,久之引起肛瘘。
如何治疗肛瘘
肛瘘的治疗总是给人一种“说易做难”的感觉,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本病最易复发,治法虽多,但关键在于准确地寻找内口。无论是脓肿期还是肛瘘期,都可以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唯有手术才能彻底清除感染病灶从而治愈。但不是做了手术就万事大吉,术后护理才是重中之重,是决定能否彻底康复的关键所在。
肛瘘术后如何护理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要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潮湿,以免引起感染。可以使用肛肠清洁器,每次便后灌水冲洗。
注意伤口换药:按照医生指示及时更换伤口敷料,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避免伤口受压:睡眠时避免压迫伤口,采取侧卧位休息。
预防伤口裂开: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伤口裂开。
疼痛管理
按照医生建议使用止痛药:术后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采用疼痛缓解措施:如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
避免过度活动:避免过度活动,以免牵拉伤口引起疼痛。
饮食调理
适当补充营养:术后应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多饮水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多饮水,多摄取高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运动与休息
适当休息:术后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运动:在医生建议下,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提肛运动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避免便秘与腹泻
预防便秘:早期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待伤口愈合后可建议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食物,以免引起腹泻。保持饮食健康,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观察伤口情况
注意伤口变化: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异常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按照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如需使用抗生素,应按照医生建议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
复诊
按期复诊:按照医生安排及时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肛瘘的预防措施
肛瘘的预防重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个人卫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衣裤,避免细菌滋生。
保持饮食健康,避免便秘和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及时治疗肛周疾病,防止病情加重导致肛瘘形成。
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等,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肛瘘的发病率。对于已经患有肛瘘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韦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