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肺癌患者从就诊到确诊,处于非常茫然无措的状态。比如,陈大伯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一直有咳嗽症状,但常规检查显示没有大毛病,所以也没有过多关注。去年夏天陈大伯依然有咳嗽,但感觉咳嗽症状加重,吃了消炎药也不好,结果一系列检查下来是肺癌。陈大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明明只是一个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就变成肺癌了呢?
肺癌的临床症状
肺癌发生后,不要立刻绝望崩溃,要立刻问医生,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类型。因为如果肺癌还是早期,尽早进行手术,是可以达到治愈目标的。但想要尽早确诊肺癌,则需掌握肺癌的相关症状,尤其是早期症状。
咳嗽:有三分之二患者存在咳嗽症状,有时是轻度干咳,有时是严重咳嗽。很多人因长期慢性咳嗽,但以往检查显示没有什么大毛病,所以不将咳嗽症状放在心上。但慢性咳嗽是会发生咳嗽性质变化的,一旦有咳嗽变频、刺激性干咳,则需高度重视,及时诊断。
咯血:这一症状要高度重视,尤其是老烟枪,若痰液中带着血丝、小血凝块、血液,都是在警告患者、提醒患者,尽快就诊、尽快确诊、尽快治疗。
胸痛:肺癌早期,患者的胸痛症状十分轻微,主要症状是间歇性的钝痛、钻痛,疼痛部位并未固定,和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若肿瘤已经侵入胸膜,则会有较强烈的疼痛症状,疼痛症状持续,疼痛部位固定。
发热:患者莫名其妙发热,即使用药也难以将体温降至正常。
呼吸困难: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该症状持续加重。
在出现上述症状后,尤其是男性、老烟枪、40岁以上的人,要主动前往医院就诊,尽早确诊疾病,才能在肺癌早期进行治疗,延长生存时间。
肺癌发生的原因
临床尚未明确肺癌发生机制,但可确定这些原因和肺癌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吸烟:这是导致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全球有90%的肺癌患者是因吸烟导致的。吸烟不仅包括患者自己吞云吐雾,还包括不吸烟的人长期吸入吸烟人的二手烟,这两者都是导致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是因为长期吸二手烟,所以发生肺癌。所以有些人吸烟,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共同生活者、一起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是很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其中汽车尾气持续排放、工厂持续排放烟雾、建筑工地施工等,均会污染环境,继而导致肺癌发生。若长期接触辐射性装饰材料,也会使肺癌发生风险升高。
遗传因素:若家庭成员中有一个发生肺癌,和这一患者血缘关系比较亲近、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亲人,都要及时进行肺癌筛查,尽早发现是否受遗传因素影响发生肺癌。即便目前没有发生肺癌,也要养成定时健康体检的好习惯,每年检查身体,结合检查结果调整生活作息,尽早发现肺癌的存在。
电离辐射:长期接受大剂量电离辐射,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不同射线会产生不同效应,所以肺癌发生风险也不一样。若患者长期暴露在氢离子、氡离子产生的射线环境下,则需做好肺癌发病预防,定时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
肺癌具有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不同治疗手段的效果也不一样。但现在公认的一个观点,若患者能够在肺癌早期确诊,在早期实施根治性手术,不仅可提高生存率,部分患者还能达到治愈标准。但更多患者确诊肺癌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此时进行姑息性手术,固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疗效并不满意。所以,临床治疗肺癌患者的时候,更需要注重个体化。要求肺癌患者必须完成一系列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全面评价身体状态、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侵袭范围、发展趋势等,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强调治疗期间的个体化与针对性,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患者进行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希望通过多元化手段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病灶消失,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肺癌治愈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陈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