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早期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就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并伴随严重的疼痛。几乎80%的癌症患者在疾病后期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患者的疼痛难以得到缓解,患者会逐渐失去对抗疾病的信心,治疗配合度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什么是癌性疼痛
恶性肿瘤病人出现的疼痛,又被称为癌痛。目前医疗领域将癌痛简单的分为,躯体疼痛、内脏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引起的烧灼痛、胃痛等。癌痛在恶性患者群体中极为常见,越到疾病后期疼痛也会越明显,但不同的患者,其疼痛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患者在刚发现肿瘤时就会出现疼痛,一些患者则是在晚期出现癌变转移时才会出现疼痛,还有一些患者则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剧烈疼痛。
癌痛的原因有哪些
组织毁坏:当肿瘤不断对胸膜、腹膜、神经、骨骼等组织侵犯时,就会导致这些组织癌变或是坏死。如,当发生骨转移时,骨肿瘤就会引发骨骼疼痛;当发生肺癌侵犯胸膜时,患者就会出现剧烈的胸痛。
受到压迫:当患者患有脑肿瘤时,脑部肿瘤不断压迫大脑,就可能会引发头疼;一些胰腺肿瘤则会压迫腰、腹神经丛,引发腰、腹疼痛。
受到阻塞:当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就会压迫腋淋巴及血管,导致患者的手臂出现肿胀疼痛的症状。
张力拉扯:当肝癌肿瘤迅速增大时,就会导致肝包膜过度延展,这就可能会引起患者右上腹剧烈胀痛。
肿瘤溃烂:在肿瘤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就会影响周边的组织,导致周边的组织器官溃烂,肿瘤本身也会开始溃烂,而这就会引发剧烈的疼痛。
癌症治疗引发疼痛:在进行治疗时,也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如,放疗会引发放疗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等疾病,会引发剧烈疼痛;化疗药物外渗,会引起静脉炎与组织坏死,这也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癌痛的止痛方法
在对癌痛止痛前,了解其病因非常重要,不同的治疗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如,放疗对于减轻癌性骨转移痛以及肿瘤压迫导致的疼痛更有效;化疗、内分泌治疗则更倾向于减轻肿瘤压迫、损害其他组织造成的疼痛。
放疗止痛
多数患者和家属应该对放疗和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并不陌生,但可能多数人都不知道,放疗是一种治疗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止痛方法。当止痛药无法有效止痛时,就可以通过放疗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根据研究得知,放疗在初次对癌症患者进行止痛时,有效率高达80%,多次的止痛有效率依然能高达67%。
但在放疗止痛时,需要保证安全性,所以在治疗之前,首先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只有满足条件的患者才能接受放疗止痛,而一些禁忌症明确,存在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异常、骨髓功能抑制严重的患者则不能进行放疗止痛。
药物止痛
药物是缓解癌痛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止痛分为了三级止痛。在用药时,一般都按照三阶梯来使用对应的药物。
第一阶梯为轻度疼痛,该阶段患者的癌症疼痛程度较为轻微,对日常生活和睡眠尚未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出现疼痛时,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可以为其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物或其他辅助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
第二阶梯为中度疼痛,此阶段患者能感觉到明显的疼痛,已经能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睡眠,患者难以忍受持续的疼痛,因此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阶梯止痛一般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缓释片等。
第三阶梯为重度疼痛,一般都为长时间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难以忍受,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必须要使用止痛药。此阶段患者不仅会感受到剧烈疼痛,可能还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阶段由于疼痛感极为严重,就需要为患者服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其中常用的有羟考酮、吗啡、芬太尼等。
总之,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缓解癌症带来的疼痛,在较为舒适的情况下,患者才能不断凝聚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也能找到帮助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共同为战胜疾病而努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三病区 吕玉洁 江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