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怎样减少颈椎发生病变 - 数字报刊系统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 怎样减少颈椎发生病变 肺癌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正确认识和应对甲亢 腹型肥胖不可忽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样减少颈椎发生病变

颈椎位于脊柱的最上端,是连接身体与头部的桥梁,是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节段,身体的大部分运动均依赖颈椎的支持才可完成。但是颈椎的解剖结构复杂,不当使用非常容易发生病变,病变后临床也呈多样化表现,易出现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影响疾病的痊愈。

颈椎的解剖生理结构

脊柱颈段主要包括7个椎体、6个椎间盘、8对颈神经、椎动脉和上下颈椎韧带等典型的椎骨,并由前方的椎体和后部的椎弓共同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椎孔相连成一管,称为椎管,容纳脊髓和神经根及其被膜。颈椎的连结有寰枢关节、寰枕关节,颈椎特有钩椎关节等,寰枕关节在0-1颈椎之间,能屈伸,无椎间盘。颈3-7椎体一般会前凸20°-40°,形成脊柱的颈曲,对纵向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颈部韧带包括(前、后、侧)颈枕韧带、寰枢椎韧带、十字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等近20条,其中脊间韧带连接邻近棘突,纤维从一个棘突的基底到下面棘突的顶端,形成颈椎的项韧带,黄韧带从颈2一直到骶骨,连接椎板前面和下位椎板上缘和后面,一般呈现进行性加厚。

颈椎重要的血管是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左右各发出一支,从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后沿各横突孔上行,至环椎侧块有一个迂曲,然后进入大脑汇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与脑部供血密切相关,主要支配大脑后1/3与小脑。

颈椎神经主要由枕大神经、第三枕神经、枕下神经、颈丛等,支配颈部皮肤肌肉感觉和运动,脊椎内的脊髓神经主要作用,是传递颅内神经发出的神经冲动。

各年龄段可能出现的颈椎问题及原因

青年人:

表现:颈痛、肩痛、背痛、偏头痛、经常落枕等 

原因:长期低头学习、伏案工作、受凉等,导致颈部韧带劳累、痉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失稳。

中年人

表现:肩、臂、手等部位麻胀痛,后头痛、眩晕、呕吐、心慌汗出、失眠、单侧耳鸣、耳部堵塞感等。

原因:工作、身体原因,椎体、椎间盘逐渐退化,骨刺形成,膨出或突出的椎间盘以及骨刺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相关神经、血管。

老年人

表现:颈部疼痛不显,颈椎活动范围变小、眩晕、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原因:各种原因导致椎体、椎间盘严重退化,肌肉韧带逐渐萎缩,弹性减少,各种不适表现严重,并且容易反复。

另外,视力障碍、猝倒、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等,都有可能是颈椎问题引发的相关疾病。

如何诊断颈椎问题

以上的不适症状不是单一的,也可能混合出现,而具体发生在哪个年龄段,除了一般情况,也与患者身体的状态和是否做颈部的保养有关。如果患者有上述不适症状,应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医生在了解患者相关症状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会拍颈椎X片、CT或者核磁共振等,以协助确诊颈椎的哪个组织出现了病变。

做好预防减少病变

因现在学习与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容易对颈椎的椎体、肌肉、神经等造成伤害,引发多种不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对颈椎进行保养。

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后血管收缩,将影响颈肩部供血,日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引发相关疾病,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风扇、冷空调直接吹到颈部等,不穿低领衣服,少吃冷饮,冬季注意围上围巾都能保护身体健康。

注意姿势

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或保持某一姿势太久,颈椎、肩部肌肉韧带劳累,久则累及神经血管、脊髓,将引发相关疾病。所以坐姿要正,不要耸肩驼背,每次工作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间歇休息,科学使用手机、电脑。

加强锻炼

为减缓颈肩部肌肉僵硬,椎间盘退化,建议经常做扩胸运动,颈肩操,头部、下巴做“米”字运动,做八段锦、瑜伽等导引术,这些运动均能使我们的颈肩部肌肉得到牵拉,从而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保健

若颈肩部胀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头晕恶心、心慌胸闷等,这时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让医生诊断,提出治疗措施。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毛曦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