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困扰着许多患者。它虽然不会立即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肠道癌变。
什么是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又称为肠道腺瘤,是肠道内壁生长的一种小突起。它们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可能变成恶性肿瘤,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肠息肉。肠道息肉在结肠、直肠和回肠等部位比较常见,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根据病理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在所有肠癌中,80%-95%以上由腺瘤性息肉缓慢发展而来,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平均10年。
它们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出血、便秘、腹泻、腹痛等。
发生肠道息肉的原因
肠道息肉的成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肠道性疾病、遗传因素和基因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不良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会增加患上肠道息肉的风险。此外,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高红肉和加工肉食品的消耗还可能增加患病的可能性。研究还发现,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也与肠道息肉的形成有关。
肠道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是导致肠道息肉形成的因素。这些炎症性肠道疾病引起肠道组织的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息肉的形成。因此,如果患有肠炎,则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积极的治疗,以减少肠道息肉的形成风险。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肠道息肉的患者,那么他们的亲属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这是因为一些与肠道息肉相关的基因异常可能会被遗传下来。其中最常见的遗传性息肉病是家族性腺病息肉病(FAP),它由APC基因突变引起。患有FAP的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结肠息肉,并将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高风险。
基因异常:除了遗传因素导致的基因突变外,其他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肠道组织内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这些基因异常可能增加了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风险,从而促进了息肉的形成。
治疗肠道息肉的方法
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内非癌性生长,除乙状结肠和直肠<5mm、高度怀疑增生性息肉外,所有息肉均建议内镜下切除。特别是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治疗以预防并发症。治疗肠道息肉的方法目前主要以内镜下切除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内镜下切除治疗:为目前首选,优点是伤口小,风险低,恢复快,费用低,大大减轻患者痛苦。
内镜下治疗主要有以下方式:1.活检钳钳夹术;2.氩离子凝固术(APC);3.冷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HSP);4.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5.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风险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痛苦。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较大、有症状、容易出血或癌变的息肉。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是通过腹部切口,将肠道暴露出来后,直接切除息肉。这种方法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但适用于较大的息肉或复杂的病例。
腹腔镜下切除术:通过几个小切口将肠道暴露出来,然后进行息肉段的切除,相交内镜下切除创面更大,风险更高。
一般治疗:肠道息肉的治疗不仅仅依赖于手术,一般治疗同样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膳食调整:摄入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预防息肉复发。
充足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大便顺畅排出,减少便秘对肠道的刺激。
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肠道的健康。规律的锻炼有助于降低患息肉的风险。
总之,肠道息肉的治疗方法多样,从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到手术治疗,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调整,配合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干预,有助于缓解症状、预防恶变。
(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 苏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