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科学认识CT - 数字报刊系统 科学认识CT 免疫学检验基础知识 血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 检验抽血小常识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注意事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认识CT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这种检查技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使用灵敏度较高的仪器度人体进行测量,并且将测量的数据传入到电子计算机上。电子计算机需要对上传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理,就可以生成立体的图像,发生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CT检查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否患有疾病。

CT检查的具体人群

神经系统病变:颅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先天畸形等,特别是颅脑急症诊断中比较常用的检查方式,可以清晰看见脑挫裂伤、急性脑内血肿、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情况。对部分疾病具有较高的检查价值,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CT检查,急性脑梗塞尤其是发病6个小时以内的患者进行CT检查。

心血管系统:可以用于心包肿瘤、心包积液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胸部病变:对肺部创伤、感染性病变、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清楚显示检查结果。

腹部器官:对于实质性器官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器官显示清晰,对于肿瘤、感染、创伤、病变位置都可以显示清楚,有助于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手术科室来讲有着重要意义。

盆腔脏器:盆腔脏器之中有着比较丰富的脂肪间隔,可以准确反应肿瘤的情况,有助于卵巢、子宫、膀胱等部位肿瘤的诊断检查。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提高等密度病灶和小肿瘤的检出率,CT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但较多病变在CT平扫图像上由于病灶与所处器官之前没有密度差异,不能看出肿瘤和病灶的具体情况,这种时候需要进行CT增强检查,可以清楚看到肿瘤和病灶的实际情况。

鉴别血管和肿大淋巴结:肺门、颈部、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与血管在鉴别上有着一定的困难,一般情况下通过增强扫描,可以鉴别血管和肿大淋巴结之间的差异,比较容易区别二者。

恶性肿瘤的分期,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使用CT增强检查,有助于清楚认知到肿瘤分期的情况,为肿瘤进行分期和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CT检查的注意事项

人们在进行CT检查前期,需要禁止饮食尽量排空胃肠内的食物,防止影响CT检查的结果。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在检查之前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也不能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否则会影响CT检查的具体结果。

患者在检查之前尽量不要憋尿,在检查之前需要排空自己的小便,这样可以清晰观察到膀胱内的显像,防止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患者在检查之前还需要将金属饰品全部摘除掉,避免影响CT检查的具体结果。

CT检查患者需要注意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乱动和说话,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检查,这样可以保障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若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哺乳期女性,在进行CT检查之前需要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避免影响自身的健康。

在扫描的时候可能需要使用碘造影,对碘和青霉素本身过敏的患者需要主动向医生说明情况,主要针对要做CT增强检查的患者,必要情况下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在进行头颅扫描过程中需要摘掉头上的发夹、耳环等物品,扫描部位的膏药也需要立即取下。

患者在进行扫描过程中,不要轻易移动自己的身体。

患者在扫描4个小时之前需要禁食,在检查过程中若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可以适当饮用部分糖水,要进行腹部扫描的患者,需要提前一周禁止食用含有金属药物。

禁止和慎用CT检查的人群

(1)对碘造影过敏的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被损害的人群。(3)重症甲状腺的患者。(4)肾功能不全的人群。(5)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恶病质的情况下,这些类型患者禁止使用CT检查。(6)哮喘、枯草热、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病变的患者,禁止使用CT检查。(7)心脏病变:本身还有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使用CT检查。(8)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和其他药物过敏的患者。(9)1岁以下的小儿和60岁以上的老人,禁止使用CT检查。

(来宾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莫奕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