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化验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临床上为诊断疾病需要抽血检测,而要拿到准确的报告,第一步则是要抽到合格的血液标本。
抽血的种类
末梢采血:末梢采血主要用于微量用血的检查和婴幼儿血常规检验,一般采用手指或耳垂,婴幼儿也可在足跟部采血,多用于血常规检查、血型、快速血糖等简单快速的检验。
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使用的血液采集方式,分为普通采血法和负压采血法。一般采用肘正中静脉抽血,血量几毫升至几十毫升不等,常用于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心肌酶、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胰岛素、C肽、乙肝、甲肝、梅毒螺旋体等。
动脉采血:动脉采血比较少见,因为动脉深藏在皮肤下面较深的部位,采血难度较大。动脉血携带氧气,通常用于血液气体分析,一般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取血。
抽血化验前的注意事项
空腹:如果检查项目需要空腹,抽血前一天晚上八时以后应禁食。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导致结果升高或降低,抽血前三天应避免大量饮酒;查血脂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
早晨不做剧烈运动:抽血前的晚上应睡眠充足,早晨不宜做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血糖等成分的改变,影响测定结果。
劳累会影响结果:抽血前不宜太过劳累或受冷、热剧烈刺激,可致白细胞升高。
别穿紧衣服: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紧过小的衣服。袖口过紧使得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出血后止血困难造成手臂血肿。如果衣服穿着较多,最好脱去外衣和厚毛衣再抽血。
放松心情:恐惧会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难度,抽血也要放松心情。
采血管颜色不同作用也不同
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区分的采血管,显得鲜明醒目,极易辨认,这样就避免了采血时添加剂使用错误以及送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的状况。
红色管
血清管,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生化和免疫学相关检验。
橘红色管
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系列化验。
金黄色管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系列化验。
绿色管
肝素抗凝管,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适用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试验、普通生化测定。肝素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不适用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用于形态学检查。
浅绿色管
血浆分离管,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紫色管
EDTA抗凝管,抗凝剂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而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适用于多项血液学检查。但EDTA影响血小板聚集,不适合于做凝血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及PCR试验。
浅蓝管
枸橼酸钠抗凝管,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试验。
黑色管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灰色管
草酸钾/氟化钠,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比例为氟化钠1份、草酸钾3份。其是血糖测定的优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检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滕顺文)